金、西夏、南宋形勢(108年)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宋徽宗子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為高宗,重建宋朝。后,高宗輾轉遷都于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南宋、金形成南北對峙局面。
南宋初年,金軍不斷南下,占領了淮河以北廣大地區。金朝疆域東至今日本海,北至外興安嶺,西與西夏毗連,南以秦嶺-淮河一線與南宋接界。金設五京: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縣白城);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北京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西);南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1153年,金海陵王把都城從上京遷至燕京(今北京),改稱中都。
宋高宗即位之初,對金采取妥協投降政策,將朝廷遷到揚州(今屬江蘇)。金未經決戰輕易亡北宋,遂恃其強大騎兵優勢,采取正面進攻、猛打窮追戰略,乘勝南攻,企圖一舉再滅南宋。建炎元年,第一次攻宋,因東京(今河南開封)留守宗澤堅守,黃河以北又有大量抗金軍民,金不敢深入。二年,第二次攻宋,進至長江,因無渡江準備而撤軍。三年,第三次攻宋,金軍迅速渡過長江,下建康(今江蘇南京),破臨安,占明州(今浙江寧波),至昌國(今浙江定海),趙構逃至海上。金軍孤軍深入,退軍長江時,被韓世忠重創于黃天蕩(今江蘇南京東北),幾被全殲。四年,金將戰爭重點由江淮移至川、陜。南宋川陜宣撫使張俊先發制人,進攻金軍,而在富平(今陜西富平北)戰敗。紹興元年(1131年)至四年,金軍在和尚原、仙人關等地遭宋軍頑強抗擊,大敗而歸。四年,南宋名將岳飛率軍攻劉豫(金中原傀儡政權齊國),收復襄陽(今湖北襄樊)及所屬六府、州,獲金與南宋戰爭以來第一次反攻作戰勝利。秋,韓世忠、岳飛收復淮南失地。六年,宋軍攻齊。九年,宋金議和,金歸還劉豫所轄陜豫地區。當年,完顏宗弼廢盟攻宋,復占陜豫,進軍淮南。時,南宋軍在安徽、陜西接連獲勝,岳飛軍由鄂、襄進軍中原,連克潁昌(今河南許昌)、陳州(今河南淮陽)、鄭州及洛陽等地,在朱仙鎮大敗金軍,岳飛軍發展至40萬,形勢對宋十分有利。此時,趙構下令全線撤軍,中原各州復為金有。十一年,岳飛被處死。當年,簽訂“紹興和議”,和平對峙20年。完顏亮繼位后,于三十年四路攻宋,敗。隆興元年(1163年),宋孝宗趙昚攻金,敗。次年,再訂和約,雙方又維持和平30年。開禧二年(1206年),宋攻金,敗。宋金重訂和約,維持和平對峙局面。
1234年,金為蒙古所滅。1279年,南宋為元所滅。
金帝系表
上一篇:《貴州苗民起義一(1855年4月~1867年11月)》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金軍全面進攻南宋之戰(117~110年)》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