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如一日的數(shù)學謎
青少年朋友,你聽說過“龜背上的圖案”的故事嗎?它說的是把龜背上所表示的數(shù)填入一個“3×3”的正方形中,不管是橫著的3個數(shù)相加,還是豎著的3個數(shù)相加,或是斜著的3個數(shù)相加,其和都等于15。我國古代把這個圖叫做“九宮圖”,而國外叫做“幻方”。
我們見到的“幻方”都是正方形的,那么有沒有其他形狀的“幻方”呢?20世紀初,有個叫做亞當斯的人,他提出要排出“六角幻方”,就是把從1到19填進排成正六邊形的19個圓圈中,使得橫著、斜著在一條直線上的3個數(shù)、4個數(shù)或5個數(shù)相加,它們的和都相等。
亞當斯本人不是數(shù)學家,他在一家鐵路公司的閱覽室工作。他制作了19塊小圓板,上面分別寫上1至19,白天工作,晚上就擺弄這些小圓板。誰知把幻方擺出來竟是這樣的困難。亞當斯從1910年開始擺,一直擺到1957年,花了47年的功夫,亞當斯已經(jīng)從一個小伙子,成為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還是沒有把六角幻方擺出來。
有一次,亞當斯生病住院了,在病床上,他還是不停地擺弄著19塊小圓板,忽然有一次,竟然成功了!他激動極了,顧不上有病,急忙下床,把這個六角幻方記錄下來。沒過幾天,他病愈出院了。誰知,在回家的路上,他也許是興奮過度,竟然把19塊小圓板和記錄六角幻方的那張紙一起給弄丟了。而回到家,亞當斯想再回憶當時排出的幻方,可是他怎么也記不起來了。
不過,亞當斯仍舊不灰心,他還是繼續(xù)研究。又用了5年時間,就是1962年2月的某一天,他再一次排出了六角幻方。
亞當斯用了52年排出六角幻方的事情傳出之后,許多人都佩服他的毅力和不屈服的精神。1969年,一位叫做阿萊爾的大學生使用電腦對六角幻方進行了重新填寫,僅用了17秒的時間,就把六角幻方填好了。電腦的威力竟是這樣大!不僅如此,阿萊爾還發(fā)現(xiàn),這個六角幻方有20種不同的填法呢!但我們還是要佩服亞當斯的精神!
上一篇:1和0的寓言故事
下一篇:“五家共井”問題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