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頓——耐心等候的“血膽”將軍
——耐心等候的“血膽”將軍
喬治·巴頓(1885—1945),是20世紀40年代美國人民心目中的英雄。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這位“血膽將軍”叱咤風云,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超人的聰明才智,是當時新聞報道中的神話式人物。
1915年,巴頓被派到布里斯堡服役,受著名將領潘興指揮。當時大盜維拉常帶領土匪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騷擾破壞。美國總統威爾遜下令潘興率軍進入墨西哥追捕維拉。
潘興決定讓布里斯堡的巴頓所在第八騎兵團留守。當聽說自己不能參戰時,巴頓心中很不痛快。他決定去找潘興申請參戰。
巴頓來到潘興辦公室門口,哨兵告訴他潘興在工作,讓他在門口等待。在等待了40個小時以后,潘興終于結束了工作。
巴頓進入辦公室,敬了軍禮,然后報告:“我要參加這次任務。在任務中鍛煉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軍人。”
潘興看到巴頓堅定的眼神,笑著對他說:“你的真誠打動了我,作我的副官,執行這次任務吧!”
40個小時的耐心等候,使巴頓在執行任務中有出色的表現,得到上司賞識,進而在一戰中嶄露頭角,榮獲了許多榮譽。
特別是在墨西哥的剿匪戰斗中,巴頓表現十分出色,深受潘興的賞識,被提升為中尉,1917年凱旋歸國。
這時美國已正式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潘興被任命為美國赴歐遠征軍總司令。巴頓擔任了潘興的上尉副官,但他不愿在司令部干些雜務事,希望能夠到前線去。于是潘興讓他選擇,擔任一名步兵營長還是去指揮初建不久,裝備技術落后的坦克部隊,巴頓猶豫了一段時間后選擇了后者。
巴頓首先認真考察了英法兩國的坦克訓練中心,在法國坦克學校學習,掌握了這種新式武器的性能和用法。然后向上級起草了一份詳細的報告,這份報告成為當時美軍坦克的基本文件。
1917年初,巴頓在法國馬恩河上游的朗格勒開辦了一所坦克訓練中心,接受了法國捐贈的22輛雷諾式輕型坦克。巴頓利用這些坦克訓練美國士兵,很快組建了一個坦克旅,他本人也晉升為中校。
8月22日,巴頓率領他的坦克旅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圣米歇爾會戰中。結果雖然表現英勇,卻因孤軍深入敵陣而受到上級的批評。
9月26日,巴頓又率坦克部隊參加了默茲-阿爾貢戰役。第1天他的大腿就被機槍和榴彈擊傷,但巴頓強忍痛苦,繼續指揮戰斗。巴頓為此而獲得了紫心勛章,后又因訓練坦克部隊有功而獲得優異服務十字勛章,并晉升為上校。
人生中的機遇最難求,巴頓沒有放過這一生中重要的時刻,也因此在二戰中贏得了“血膽將軍”的稱號。
上一篇: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欽差
下一篇:平凡故事溫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