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業血濺李陵碑
北宋時期,北方的遼國國力強盛,多次騷擾侵犯宋朝江山,企圖進兵中原,實現獨霸天下的夢想。大宋江山越來越面臨岌岌可危的局面。
宋軍與遼軍在幽州一場激戰,遼軍大獲全勝,宋太宗狼狽地逃回都城汴京。
一天,遼軍大元帥韓昌來見蕭后。他說宋軍兵敗之后,士無斗志,潘仁美和楊業兩家又結有很深的冤仇,如果趁此機會發兵,就有希望滅掉宋朝。蕭后覺得韓昌說得有理,隨即派他為平宋元帥,領兵10萬,直奔中原。宋太宗聽到消息后,慌忙下旨命令潘仁美為征戰遼軍的主帥。
主帥潘仁美知道遼軍厲害,宋軍很難抵擋得住,可是圣旨又不能違抗,他回到家里愁眉苦臉,悶悶不樂。他的兒子潘龍見了,為父親出謀劃策:“遼兵很怕英勇善戰的楊業父子,不如讓他們做先鋒,如果仗打勝了,功勞歸您;仗打敗了,責任便可推給他們,還能找機會把他們父子陷害了。”潘仁美聽了喜上眉梢,心中暗想:此次出征,一定要報了我的舊仇。
楊業與潘仁美兩家的冤仇,早年的時候就結下了。當初太原城外一場惡戰,楊業夫婦差點殺了潘仁美,后來楊業的兒子楊七郎又殺死了潘仁美的三兒子。這回,皇上命他為出征遼軍的主帥,正好可讓楊業父子擔任先鋒,乘機借遼軍之刀來殺仇人。于是,潘仁美請求皇上從邊境雄關召回楊業父子,與他共同抵抗遼兵。宋太宗同意了。
正在雄關鎮守的楊業接到圣旨后,立即準備帶領人馬回京。他夫人擔心潘仁美假公濟私,從中陷害,要他再考慮考慮。楊業說:“只要我們對得起朝廷,對得起黎民百姓,我們就不怕他。更何況大宋正處在危難之中呢!”
皇上也知潘、楊兩家有宿怨,下令忠勇賢臣呼延贊保護楊業,一同出師。
潘仁美率領大軍離開汴京,趕到了邊界。他和呼延贊各帶一批人馬分別駐扎在東西兩營安下營寨后,潘仁美對潘龍等人說:“我想趁這機會害死楊家父子,想不到來了個呼延贊,不能下手,你們有何妙計?”
潘龍想了想,生出一條詭計,說:“楊家父子還沒趕到,可讓年老體弱的呼延贊先出陣,害死呼延贊,再害楊家父子也不遲呀!”
潘仁美聽了,連稱此計好。
沒過幾天,遼兵前來討戰。潘仁美便要呼延贊領兵迎敵。
呼延贊回營,穿上鎧甲,策馬前去應戰。他同遼將刀來槍往,大戰80回合,體力漸漸不支,再加上緊追遼將,又誤中遼兵的埋伏,正在情況十分危急之時,忽然旌旗飛揚,鼓聲震天,楊業父子率一隊人馬殺將過來,擊退了遼兵,救出了呼延贊。
潘仁美的陰謀沒有得逞,心里更加記恨楊業。恰好楊業進營帳報到,潘仁美大怒道:“軍情緊急,你身為先鋒,遲遲不到,貽誤了軍機,你知罪嗎?”說完不由楊業分說,便喝令左右將楊業推下斬首。
楊業大聲罵道:“我死了不可惜,如今大敵當前,你坑害良將,是想把大宋江山拱手送給遼國嗎?”
呼廷贊聽到消息,飛馬趕來,怒氣沖沖地責問潘仁美:“你身為主帥,昨日坐鎮觀望,不發一兵相救。楊業父子有功不賞,反加陷害,你居心何在?”說完,亮出一柄金鞭,厲聲說:“這是皇上賜給我的,專保楊業父子,看誰敢胡作非為!”
潘仁美滿面通紅,不敢再多說什么了。
潘仁美陷害楊業的詭計又落空了,不禁垂頭喪氣,又羞又惱。這時,潘龍又跳出來出謀劃策:“父親不要惱怒,還有一計,你就說軍中正缺糧草,叫呼廷贊回去運糧,支走他,可再設法報復楊業父子。”
呼廷贊一走,潘仁美背著楊業,馬上派使者持戰書向遼軍討戰。
幾天后,遼軍大將耶律斜軫列陣在狼牙村。潘仁美不容楊業分辯解說,再三逼迫他出陣,而且只給他3000老弱殘兵。楊業忍氣吞聲,只好帶領六郎、七郎前去迎敵。
楊業同耶律沒戰幾回合,耶律便撥馬逃跑,楊業帶兵緊緊追殺。剛追到兩狼山下,突然一聲炮響,楊家將中了遼兵的埋伏。原來,遼國元帥韓昌早就下令在地勢險要的兩狼山埋伏下幾萬遼兵,他想在峽谷圍困楊家將,迫使他們投降,那樣宋朝江山就能輕而易舉地得到了。
楊業父子中計后,進退兩難。他們揮舞刀槍奮力抵抗,可是遼兵愈殺愈多,宋軍傷亡無數。楊業急忙囑咐楊七郎,趕快殺出敵人的重重包圍,去向潘仁美搬救兵。
楊六郎和父親一連打退了遼兵幾次兇猛的進攻,到了傍晚,宋軍援兵依然不見蹤影。楊家父子萬萬沒想到,潘仁美惡毒之極,不但不派救兵,而且竟綁住殺出重圍回營的楊七郎,用箭射死了他。
遼兵越來越多,沖散了楊業父子倆,分別將他們包圍起來。楊業望著身邊的100多士兵,動情地說:“你們都有父母妻子,還是拼殺出去,各自回家吧!”
將士們感動得流下熱淚,齊聲說:“將軍為國披肝瀝膽,我們怎能怕死偷生!愿與將軍同生死,決不向敵人投降!”
忽然,又一支遼兵殺來,大喊要活捉楊業。楊業奮勇拚殺,身上負了好幾處傷,血流不止。他艱難地率領10多人,邊戰邊守,退到一座廟里。
遼國元帥韓昌在廟外大喊:“楊業,你被包圍了,還不趕快投降!”
楊業向身邊將士們說:“我們生為大宋的人,死為大宋的鬼,現在要以死報國,絕不能投降敵人!”說完,又同將士們向廟外沖殺。
遼軍士兵黑壓壓地逼來,宋軍的將士們也都已壯烈犧牲,只剩下身負重傷的楊業一人了。
楊業鎮定自若地站立在院內。突然,他發現一塊傾斜的石碑立在面前,上前一看,竟是“李陵碑”。楊業不禁百感交集,暗暗想道:漢代李陵孤軍奮戰,朝廷不發援軍,他就叛國降敵,落得終身可恥,為何還有人給他立碑?
他掃了一眼沖過來的遼兵,慢慢拋下金盔,連叫幾聲:“皇上,皇上,我楊業不能再殺敵盡忠,只好舍身就義了。”說完,猛地撞向李陵碑,為國壯烈而死。
真是:勇撞李陵失節碑,千古行人為感哀!
上一篇:李白入山拜師
下一篇:楊靖宇獻身白山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