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皮讓賢
戰國時候,鄭國曾經有一位很好的相國,名叫子皮。子皮不僅聰明能干,而且對鄭國國內以及諸國之間的情況看得很清楚,因而他為鄭國制定的內政外交政策都比較符合實際,給鄭國帶來了許多好處。子皮當了許多年相國,贏得了鄭國國君和群臣百姓越來越多的尊重,但子皮是個頭腦很清醒的人,他想:
“別看大家都夸我善于治國,可他們不知道,現在國內這種良好的局面,主要是我年富力強時的努力在今天結出的成果。我現在年紀大了,每天工作一會兒就會疲倦,思考復雜的問題時,腦子也有些不夠用了,今后我只會越來越衰老,越來越糊涂,如果一直在這相國的位子上干下去,恐怕難免要犯許多錯誤,給國君和百姓們造成許多損失。那樣的話,我這些年來的努力,豈不也就毀在我自己手中了嗎?”
子皮不愿意出現那樣的情況,于是開始處處留心在意,希望能找到一個富有才干的年輕人來接替自己,擔任相國。漸漸地,子皮發現,一個叫子產的年輕人有著出眾的才華和謙虛好學的品格,很可以委以重任。又慎重地考察了一段時間之后,子皮對鄭國國君說:
“我已經老了,應該把職位讓給比我年輕的賢人。我看子產這個人年輕有為,如果您能任命他為相國,今后鄭國一定會發展得比現在更好?!?/p>
國君聽從了子皮的建議,讓子產做相國。子產聽到這個消息,心中雖然很激動,可并沒有得意忘形,他想:
“相國居群臣之首,朝中勢力比我大、資歷比我深的大臣比比皆是,現在我一下子成了他們的上司,他們中間肯定會有人不服氣的,那么我又怎么能讓他們聽我的指揮呢!”
子產心中猶豫不決,便來拜訪老相國子皮,對他說:
“您如此看重我,建議國君任命我為相國,實在令我非常感激??墒俏疫@個人年紀太輕,見識太少,朝廷中有許多大臣都比我強,讓我來指揮他們,只怕會把事情弄糟,最終讓您失望?!?/p>
子皮很和藹地對子產說:
“年輕人,你不要有那么多顧慮,我相信自己的眼力——你將來一定會干得比我好!只要你肯干肯學,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你放心吧,我和其他年長的大臣都會支持你的!”
一番話說得子產有了信心,決定接受國君的任命。
子產上任后,做事謹慎認真,每遇到疑難問題,都很虛心地去請教老相國子皮。
有一天,子產又來拜訪子皮。子產說:
“老相國,我們鄭國是個小國,沒有強大的軍隊,也沒有豐厚的財產,而我們西面的晉國和南面的楚國,都是兵強馬壯、地廣糧多的大國,鄭國夾在它們中間,可以說隨時都有危險。您看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外交政策,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呢?”
子皮說:
“你考慮的這個問題,對鄭國來講的確是至關重要的,對此事我也一直在思考,有一些看法,不一定對,供你參考吧。我看鄭國只憑借自己的力量,根本無法對抗晉、楚兩國中的任何一個,但晉、楚二國的力量則不相上下,它們之間又有矛盾。所以我認為鄭國應該與晉國搞好關系,借晉國的力量對付楚國的威脅,同時努力反對晉國干涉我們內政的企圖?!?/p>
子產聽了,心中很佩服老相國的深謀遠慮。他按照子皮的建議,主動與晉國親善,共同對付楚國,同時又堅決拒絕晉國干涉鄭國內政,終于把強大的鄰國的威脅在無形中化解了。在處理內政方面,子產也顯示出卓越的才能:他頒布法令,革除弊端,整頓土地,興修水利,發展教育……幾年下來,鄭國國內一派欣欣向榮、國泰民安的昌盛景象。鄭國的群臣和百姓,漸漸地像尊敬子皮似的尊敬他們的新相國子產了。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子產。鄭國有個貴族,名叫豐卷,就總覺得子產后來居上,心中很不服氣。豐卷一向自恃和國君關系親密,平時言行驕橫,目無國法,更瞧不起子產這個年輕的相國。有一天,豐卷帶了許多人馬出去打獵,并得意洋洋地宣稱,他要用新獵獲的野獸祭祀自己的祖宗。鄭國國法規定:除國君外,一般人家不許為祭祖而狩獵殺生,只能用家畜和干臘肉。豐卷的行為,顯然是違犯國法的。子產聽到消息,立即前去攔阻,在半路上把豐卷截住了。豐卷見子產如此不留情面,心中大怒,對子產喊道:
“你這個乳臭未干的小子,當了幾天相國,真以為自己了不起啊!告訴你,在鄭國,我豐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誰要想跟我搗亂,別怪我不客氣!”
子產不卑不亢地答道:
“你可以不尊重我這個人,但你不可以目無國法。國法是我們鄭國生存的基礎,無論誰要違犯它,我作為相國,都會堅決阻攔的!”
豐卷聽了這話,惱羞成怒,心中起了殺機。他轉身一揮手,一伙家兵便氣勢洶洶地沖上來,把子產圍在當中。正在這時,子皮帶人趕到了,老相國怒喝一聲,豐卷的囂張氣焰早已去了七分,只好帶著屬下灰溜溜地走了。子皮救出子產后,又聯合其他老臣去見國君,歷數豐卷種種無法無天的行為,促使國君下令把豐卷驅逐出國。就這樣,在子皮的支持下,子產的尊嚴得到了維護,政治地位得到了鞏固。
子產對子皮感激之余,更下定決心要為鄭國多做好事。在子產執政的20年里,鄭國國力有了很大提高,它在諸侯國中,也由任人擺布而變得獨立自主,受人尊重了。
上一篇:善于接受意見的范仲淹
下一篇:孝文帝破格提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