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人望》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馬人望》人物故事小傳
馬人望,字儼叔,遼道宗天祚帝時人。先世仕后晉,遼太宗滅晉,遷其族于醫巫閭山。幼聰穎,以才學見稱。咸雍年間進士,為松山令。徙任涿州新城知縣。擢任中京度支司鹽鐵判官,轉南京三司度支判官,奉命檢括戶口。天祚帝即位,受命究治耶律乙辛案。后拜參知政事,判南京三司使事。遭讒調任南院宣徽使。帝知誤,拜南院樞密使。人望審決積獄,人無冤情,施政以民為本,除強扶弱。為人嚴謹,不形喜怒。
〔正史〕
馬人望,字儼叔,高祖胤卿為石晉青州刺史,太宗兵至,堅守不降,城破被執,大宗義而釋之,徙其族于醫巫閭山,因家焉。曾祖廷煦,南京留守。祖淵,中京副留守。父詮,中京文思使。人望穎悟,幼孤,長以才學稱。
咸雍中第進士,為松山縣令。歲運澤州官炭,獨役松山,人望請于中京留守蕭吐渾均役他邑,吐渾怒,下吏系幾百日;復引詰之,人望不屈。蕭喜曰:“君為民如此,后必大用。”以事聞于朝,悉從所請。
徙知涿州新城縣,縣與宋接境,驛道所從出。人望治不擾,吏民畏愛。近臣有聘宋還者,帝問以外事,多薦之,擢東京度支司鹽鐵判官,轉南京三司度支判官,公私兼裕。遷警巡使。京城獄訟填委,人望處決,無一冤者。會檢括戶口,未兩旬而畢。同知留守蕭保先怪而問之,人望曰:“民產若括之無遺,他日必長厚斂之弊,大率十得六七足矣。”保先謝曰:“公慮遠,吾不及也。”
先是,樞密使乙辛竊弄威柄,卒害太子。及天祚嗣位,將報父仇,選人望及蕭報恩究其事,人望平心以處,所活甚眾。改上京副留守,會劇賊趙鐘哥犯闕,劫宮女、御物,人望率眾捕之,右臂中矢,炷以艾,力疾馳逐,賊棄所掠而遁。人望令關津譏察行旅,悉獲其盜。
尋擢樞密都承旨,宰相耶律儼惡人望與己異,遷南京諸宮提轄制置,歲中,為保靜軍節度使。有二吏兇暴,民畏如虎,人望假以辭色,陰令發其事,黥配之①。是歲諸處饑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闕,路不鳴桴,遙授彰義軍節度使。遷中京度支使,始至,府廩皆空;視事半歲,積粟十五萬斛,錢二十萬繦,徙左散騎常侍,累遷樞密直學士。
未幾,拜參知政事,判南京三司使事,時錢粟出納之弊,惟燕為甚,人望以縑帛為通歷,凡庫物出入,皆使別籍,名曰“臨庫”。奸人黠吏莫得軒輊②,乃以年老揚言道路。朝論不察,改南院宣徽使,以示優老。逾年,天祚手書“宣馬宣徽”四字詔之,既至,諭曰:“以卿為老,誤聽也。”遂拜南院樞密使。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議所當與者,如曹勇義、虞仲文嘗為奸人所擠,人望推薦,皆為名臣。當時,民所甚患者,驛遞、馬牛、旗鼓、鄉正、廳隸、倉司之役,至破產不能給。人望使民出錢,官自募役,時以為便。
久之請老,以守司徒、兼侍中致仕。卒,謚曰文獻。
人望有操守,喜怒不形,未嘗附麗求進。初除執政,家人賀之,人望愀然曰:“得勿喜,失勿憂,抗之甚高,擠之必酷。”其畏慎如此。
《遼史》卷一○五
〔注 釋〕
①黥配之:臉上刺字后流放。②軒輊:高低,比喻優劣。
上一篇:《顏師古》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顏師古》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高啟》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高啟》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