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華縣·李元諒碑》陜西名勝簡介
在華縣城內華縣人民政府大門外東邊。李元諒碑為唐代石碑。據《唐書·李元諒傳》載,李元諒,原姓安,其先安息人,少時為宦官駱奉先所養,冒姓駱,名元光。長大美須,勇敢多計,以宿衛積勞,試太子詹事。鎮國軍節度使李懷讓署奏鎮國軍副使,俾領州事。
唐德宗李適建中四年(783年)京師長安發生了“涇原兵變”,以太尉銜留居長安的朱泚乘機出來,唐德宗離開長安避兵亂而至奉天(今陜西乾縣)。朱泚被叛唐涇原兵擁立為帝,國號秦,年號應天。德宗興元元年(784年),朱泚改國號為漢,自號漢元天皇,與已在前兩年反唐之弟朱滔兩地呼應。這時在潼關縣領軍的李元諒,領軍由潼關赴華州擊叛亂軍,破之,又協助李晟兵克長安亂軍,光復京師,晟迎德宗還京。德宗加李元諒檢校尚書右仆射,爵封700戶。賜姓李,改名為元諒。卒于德宗貞元元年(785年)十一月,卒年62歲,德宗因此而廢朝三日,贈李元諒司空職。
李元諒碑,刻立于貞元二年(786年)十月,碑高4.45米,碑寬1.57米,碑厚0.41米,碑首雕六螭首飾,碑側雕蔓草飾。碑文共32行。李彝篆額,張濛撰文,韓秀弼書,篆額文為:“大唐鎮國軍隴西節度使右仆射李公懋功昭德頌”20個大字。
李元諒碑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咸陽·涇陽縣·李儀祉墓》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渭南·富平縣·李光弼墓、碑》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