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顧此失彼
嵇康是正始(魏曹芳年號)文壇的領袖之一。他除了在哲學、文學、音樂方面都有很高造詣外,還精通養生之術。他掛著一個中散大夫的虛銜,實際上長期過著隱居生活,為延年益壽,他不使自己的身心受到各種人為的束縛。并經常到山中采藥,同時求訪得道高人,曾與當時著名隱士孫登會晤。他著有《養生論》、《答向子期難養生論》,在當時影響很大,一直流傳至今。從中可以看出他對于人的生命、健康和壽命長短十分關注,希望通過服食藥物,學習導引之術和順應自然求得健康長壽。
他身材魁梧,風度翩翩。喜歡和朋友在柳樹下打鐵。為農民鍛造農具,多不計酬。這主要是他的一種愛好,并不想借此營利。有這樣需要高度體力的愛好和那樣高的文藝修養與成就,可見,他是一位身心俱佳、體魄強健的男子漢。
可惜,正當盛年,自然的疾病衰老還未曾克顧他的時候,就被他人殺害。
司馬昭的親信呂巽是個衣冠禽獸,他強奸了自己庶弟呂安的妻子,又告呂安不孝。嵇康與呂氏兄弟都有交往,居中調停,結果被牽連入獄。司馬氏集團骨干鐘會挾私怨力勸司馬昭殺嵇康,于是,他就被害了。
嵇康被害,內在原因有二:一方面,他的才能、聲望與不合作的態度構成了對無才無德的統治者潛在的威脅。另一方面,他沒能掩藏自己對當時統治集團的厭惡與蔑視,這怎能不遭致報復與迫害呢?嵇康英年遇害,則昭告世人:在封建社會中,精于養生,疏于防人,必然遭此后果。顧此失彼,怎能不深受其害!
上一篇:居里夫婦失落的桂冠
下一篇:布勞威爾不該用直覺主義代替科學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