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澤”帶來了潰敗
公元16世紀時,現羅馬尼亞境內分散著幾個單獨的公國。這些公國多年來受奧斯曼帝國的控制,納糧、進貢、出工,人民遭受苦難。瓦拉幾亞王國大公米哈伊爾大公指揮著幾個王國的約有1萬人的軍隊,同前來鎮壓的土耳其軍隊進行著英勇的斗爭。他率領著聯軍在多瑙河和布加勒斯特之間的克盧格雷尼一帶,抗擊著由錫南巴夏指揮的10萬土耳其侵略軍。
“踏平羅馬尼亞,活捉米哈伊爾”,狂妄的錫南巴夏指揮著10萬大軍向羅馬尼亞軍隊猛沖過來了。
克盧格雷尼這個地方是一片沼澤地帶,周圍有著廣闊的森林。熟悉地形的米哈伊爾毫不慌張,統領著手下1萬士兵與土耳其軍隊周旋。他不與土軍硬碰,避免過早與土軍決戰,把土軍拖得筋疲力竭,士氣低落。眼見土耳其軍隊已到了強弩之末之勢,米哈伊爾抓住戰機,躍上戰馬,揮舞戰刀,大聲怒吼道:“將士們,為祖國的獨立,殺呀!”他一馬當先,沖入敵軍。1萬名軍士猶如1萬只猛虎,撲向敵軍。
土耳其軍隊盡管人數眾多、士氣囂張,但在他國作戰理虧心虛,更主要的是地理情況不熟,被羅馬尼亞軍引誘到克盧格雷尼的沼澤地帶,地面泥濘,行走困難,搞得他們人困馬乏。處于這種狀態的軍旅,又怎能抵擋得住為祖國獨立而戰的精銳之師的沖擊呢?由此看來,打仗取勝的因素,除了政治、經濟及軍事裝備等外,地形地勢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一篇:“武三頭”和“張三頭”
下一篇:“自我感覺良好”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