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風雨
如今的上海,似乎不再會有哪種緊俏商品引得萬人爭購了。但是,股票,這個特殊的金融商品,卻填補了這一空缺。“要賺錢,買股票”,一時間成為上海市民的熱門話題。股票,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觀念,也給社會帶來了沖擊。有的人在股票熱中發了財,有的人在股票熱中賠了本,甚至搭上了生命。
下邊說的是一個真實的事情。家住浦東的康某,原是某公司的職工,隨著“股票熱”的逐級升溫,原本老實本份的他終于按捺不住而投身股海。他和其弟于1992年4月上旬以每股293.35元的價格購進“延中”股票107股,其中他本人73股,其弟34股。
當時,股市上普遍認為“延中”股票300元是最低價了。股價反彈指日可待,孰料,“延中”股票其后乃一直下跌至200元。此時,若有資金和“炒”股素質,照例應及時補進,待今后市價加升時售出,以彌補損失。然而康某心理防線崩潰,再也沒有勇氣面對殘酷的事實。
4月下旬,兄弟倆將“延中”股票以每股205元的價格賣出,兩人共虧9000多元,康某本人虧損達6000余元。從此以后,康某整日悶悶不樂,時常唉聲嘆氣。也許生性內向,苦悶懊喪排遣不暢,家屬、親朋好友善言相勸,仍無濟于事。萬念俱灰之下,5月中旬的一天,他在家中自縊身亡。
這個事實告訴我們:股票,這一嶄新而富有刺激性的新生事物,在撩撥著人們的發財欲望,人們對它的風險缺乏心理準備,甚至毫無認識。難怪有的人竟在大戶拋售某股票而試圖讓其價格下降時,居然還篤信無疑地去購買有的人在股票價格下跌中賠了錢卻找市長告狀。凡此種種表明,我國的股票市場尚處于初創階段,上市股票數量少,且結構不合理,尚缺乏一套完善的證券法規和配套的外部環境,其本身運行并不正常,下海的投資者和炒家,并不俱備相應的證券運營素質和游泳狀,帶有嚴重的從眾心理,使得股市上投機過,股溫過高。股票熱在升溫,但是,股票熱也必須降溫。只有下海者提高證券經營素質和心理素質,能夠理智的進入角色,才會正確地面對股海中的風風雨雨。
上一篇:纏足即骨折,洋人笑中華
下一篇:膽小如鼠·任敵寇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