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靈帝賣官鬻爵
公元167年,12歲的東漢靈帝即位。他對自己過去在外地為侯時的窮日子過怕了,同時感嘆漢桓帝連點家私也沒攢下,因此繼位后把政事交給宦官,自己則一門心思去斂財撈錢,直發展到公開賣官鬻爵。
公元178年,他在西邸開設賣官交易所,標出官價,公開賣官。二千石二千萬,四百石四百萬。公卿爵位也在拍賣之列,公一千萬,卿五百萬。地方官一般比朝官貴一倍;各地肥瘦不等,又定有“地區差價”。定價之外,又看求官人的身份及財產狀況,酌情加減,上下浮動,讓求官人出價投標,高者得中。宦官曹騰的養子曹嵩家產豪富,買太尉出錢一億,比官價貴出十倍。對手頭緊者,還允許賒官,到任后限期加倍還欠。為加快周轉,一官上任不久,又派一官上任,州郡官一月之內甚至有替換幾次的。官怕蝕本并求巨利,一上任就拼命搜刮,刻不容緩。漢靈帝買賣做得活,賺的錢也就多,便在西園設立錢庫,以貯賣官所得。
漢靈帝經商入迷,又在后宮開設摹擬市場,令宮女們扮作商販叫賣,討價還價,相互偷竊爭斗。他自己也喬裝打扮,穿上商賈服裝,混在“商販”隊伍中飲宴為樂。他在西園玩狗,給狗戴上官帽,佩上綬帶。他還喜歡駕著四驢車,在宮庭院落驅策周旋,京師官宦爭相仿效,致使驢價與馬價持平。
宦官、外戚、小皇帝,是東漢末年政治舞臺上的三大丑角,直演得黑幕如漆,天下糜爛。漢靈帝上臺之后,不求扶傾挽危,反倒一門心思撈錢,豈有不亡之理! 189年,隨著漢靈帝的去位,東漢王朝也便名存實亡了。正是:莫怨靈帝庸無才,只怪蒼天錯安排。天生一副商賈料,緣何派他秉政來!
上一篇:漢明帝大搞逼供信,冤案遍國中
下一篇:江郎為何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