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慧生》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釋慧生》人物故事小傳
釋慧生,一作“惠生”,北魏僧人。神龜元年(公元518年,一說熙平元年或正光二年)受胡太后派遣,與宋云等從洛陽出發去西域求經,經今青海、新疆,越蔥嶺,巡游烏場、犍陀羅等地,約于正光三年(公元522年)攜回大乘佛經170部。著《惠生行記》,原文佚,《洛陽伽藍記》詳引其文。
[正 史]
世宗篤①好佛理,每年常于禁中,親講經論,廣集名僧,標明義旨。沙門條錄,為《內起居》焉。上既崇之,下彌企尚。至延昌②中,天下州郡僧尼寺,積有一萬三千七百二十七所,徒侶逾眾。
熙平元年③,詔遣沙門惠生使西域,采諸經律。正光三年④冬,還京師。所得經論一百七十部,行于世。
《魏書·釋老志》卷一一四
[注 釋]
①篤:堅定。引申為深,甚。《南史·文學傳》:“蓋由時主篤好文章。”②延昌:北魏宣武帝拓跋恪年號(公元512—515年)。③熙平元年:公元516年。熙平,北魏孝明帝拓跋詡年號(公元516—518年)。④正光三年:公元522年。正光,亦孝明帝年號(公元520—524年)。
〔相關史料〕
近代又有釋慧生者,亦止龍光寺。蔬食①,善眾經,兼工草隸。時人以同寺相繼,號曰“大小二生。②”
南朝梁·釋慧皎《高僧傳·宋京師龍光寺竺道生傳》
〔注 釋〕
①蔬食:粗食。②大小二生:指道生和惠生二僧。
上一篇:《郗曇》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郗曇》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金世宗元妃李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金世宗元妃李氏》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