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溶洞的厄運
一場以謀取不義之財為目的,大肆開采經營鐘乳石、云盆等溶洞寶藏的活動正在桂林蔓延,其勢迅猛,令人觸目驚心!國家瑰寶被公開陳列出售,整箱、整車源源不斷地集裝外運,甚至通關過卡,經國際倒爺之手運往海外;海內外客商也紛紛來桂販寶,致使桂林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溶洞寶物交易市場。
國家明令保護的自然資源寶藏,竟成了私人“開發”經營的“旅游商品”,有人居然取得某些部門和領導的支持、鼓勵,搞到營業執照,披上合法的外衣;有的公然把工場、商場設在國務院地質礦產部所屬單位的鼻子底下,設在園林局所屬單位的范圍之內。
目前在桂林,公開或秘密進行的采掘、購銷、營運溶洞寶物的買賣越做越紅火,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桂林園林局一位負責同志說,除了七星巖、蘆笛巖,桂林區域已很難找到完好無損的溶洞了。
桂林地區某村農民,為了脫貧致富,竟將一個溶洞300米范圍內的寶藏,以3.7萬元賣給倒爺“開發”,動用大量勞動力,在20多天內突擊采掘一空。
保護國家珍貴的自然資源,國家有憲法,有環境保護法,有礦產資源法等一系列法規。為保護鐘乳石一類特殊的自然資源,10年前廣西人民政府還發布過專門禁令,桂林市人民政府也頒布過有關告示和規定。但是,在以吞噬國寶為業的一些人眼里,一切法令形同廢紙。
眼見世界罕見的自然資源遭此厄運,國外一些專家、學者、旅游者驚詫不已。中國地質學會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德教授在桂林,面對當前的問題,氣憤之極,曾上書廣西和桂林市領導,呼吁立即制止暴殄天物的行為,剎住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
桂林奇洞美石遭厄運,溶洞寶物交易成為不可收拾之勢,說明該地某些農民脫貧致富走進誤區。這個教訓告誡人們:農民脫貧致富急需正確引導,決不能殺雞取蛋。為了眼前利益,自然景觀破壞光了,以后還有誰愿意光顧桂林呢?!何況,保護桂林奇洞美石,不只是為了長期的經濟利益,更重要是這是一類特殊的珍貴的自然資源,是世界罕見的國寶。
上一篇:標準化考試受懷疑
下一篇:樊遲請稼,并非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