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藥留心副反應
當前中醫中藥熱潮,在世界范圍內方興未艾,原因很簡單,中藥的毒副作用小,西藥就大些,有的化學合成藥物的毒性相當高,可以導致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如果不引起醫患雙方注意,往往造成悲慘的結局。比如止痛藥有一種名喚芬布芬,為非甾體消炎鎮痛藥,在人體內代謝變化成為聯苯乙酸而發揮藥理作用,這種藥一般副作用是消化紊亂,胃疼、腹瀉,也有白血球下降的情況,一經停藥就好了。河南三門峽市醫院報告有二人,因服此藥破壞造血干細胞導致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癥而死亡的事例。一女32歲,因膝關節痛服芬布芬每天600毫克,21天后皮膚出現血點,鼻子和牙齦出血,但未引起注意,又接著服一星期后發高燒,查血象診斷為再生障礙性貧血,入院第八天死亡。另一女36歲,因全身關節痛腫在某院治療給予芬布芬,每天900毫克,服45天后,皮膚發現出血斑,又服10天,出血點增加又增加頭暈、牙齦出血鼻出血,到醫院檢查確診為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29天以后不治死亡。醫務界認為雖然這種情況與個體差異與敏感性有關,但藥物破壞造血干細胞損傷,即使小劑量也會造成危害。有一男青年姓袁年25歲,突然發燒,口腔糜爛,咽部紅腫到醫院治療,服紅霉素片不僅沒好反而周身皮膚也出現水腫、潰爛,發燒、舌頭紅腫起泡不能飲食,遂去醫院住院,醫院認為是一種叫做白塞氏癥的病,輸液打針用紅霉素消炎,可是越治越壞,住院六天病人已經奄奄一息了。在絕望之時家屬請來一位皮膚病專家,看了后說這病人可能對藥物過敏所致,下令停止一切用藥,只給些營養劑維持代謝,奇跡發生了,病人一天天好起來,脫掉的頭發長出來,潰爛的皮膚結痂恢復,食欲和體力日增,兩周后竟然康復,印證了這位專家的診斷是正確的。事后得知,這青年的病是由于滴眼藥水所引起的,險些送命。
藥物過敏和中毒往往發生在人們服藥后一段不長的時間里,因此人們在用藥前后一定要認真些,有些人知道自己對哪種藥有反應,就該告訴醫生,不了解或不曾用過的藥物、一定注意服后的反應,千萬馬虎不得,因為服藥治病反而死于藥毒的人,實在太多了。
上一篇:有害無利的禁教鎖國政策
下一篇:朝鮮古典小說《春香傳》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