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造軍情·未受懲罰
1926年7月,北伐軍以第四軍為主力在湖南湖北戰場向吳佩孚反動勢力發起攻擊。10月10日,攻克武昌,全殲敵軍2萬多人,吳佩孚的主力基本被消滅。攻城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北伐軍在攻城中卻付出了很大犧牲,從而留下了深刻的教訓。8月北伐軍占領賀勝橋后,吳佩孚利用武昌的堅固城墻死守武昌城,作最后掙扎。守城敵軍共約16000人,9月3日由于敵人以猛烈炮火射擊,攻城部隊退了回來。9月5日重新組織攻城,其計劃是獨立團攻擊通湘門至賓陽門,第十二師36團攻擊賓陽門至白骨塔,第十師攻擊忠孝門,第二師攻擊武勝門。獨立團接受攻城任務后,以第一營為奮勇隊,由駐地出發,進到博文書院以西,向賓陽門與通湘門之間前進。臨近城壕,敵人發覺,以猛烈火力向各連射擊。戰士們攀緣登城,在城墻上與敵人肉搏。但其他攻城奮勇隊有的離城很遠就停止了,有的不敢靠近城墻。第一營陸續登上城的官兵,與敵頑強搏斗,全部犧牲。進到城下官兵傷亡很大。這時葉挺接到軍部電話,說據劉峙(第二師師長)報告,第二師在雞叫前已經攻進城了,要葉挺趕快率全團進城。葉挺即遵軍部命令,率第三營、特別大隊,向賓陽門方向前進,途中發現城墻上的人好像是敵人,同時城內沒有槍聲。此時接到第一營營長曹淵報告說:“天已拂曉,進城無望,職營傷亡將盡,現存十余人,但革命軍人有進無退,如何處置,請指示。”根據以上情況葉挺判定第二師進城是假的,即將情況報告軍部,遂令獨立團停止進城,9月5日攻城沒有成功,遂改為圍困。
假造進城一事,不僅有假造軍情之罪,而且有陷害同志之咎。而假造進城的原因是:第二師從廣東出發以來沒有打仗,蔣介石以為武昌城垂手可得,陰謀在占領武昌城后,要劉峙任武漢衛戍司令。9月5日攻城時,第二師聽到獨立團攻城方面戰斗激烈,以為獨立團已經攻進城了,便捏造他們在雞叫前就已攻進城,說明比獨立團進城時間更早,以竊取先進城的功勞,劉峙因貪功而假造軍情,險些造成一場慘重損失,但令人遺憾的是:劉峙的假造軍情之罪,卻并未受到應有的懲戒,究源乃蔣介石任人唯親之過矣。
上一篇:假的真不了
下一篇:光明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