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威尼斯”在沉降
泰國的首都——曼谷,即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又是最大的港口。位于湄南河三角洲,離曼谷灣25公里,平均海拔只有1~2米,面積1549平方公里,人口約500萬。曼谷風景優美,綠樹成蔭,市內河流密布,縱橫交錯如蛛網一般,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美稱。令人遺憾的是,隨著城市的發展,大部分河流已被填平,辟為公路,筑起高樓大廈。
更令人擔憂的是,曼谷地面在下沉。據有關專家測量,曼谷每年地面平均下降2—6厘米,有些地區到八十年代近23年中,竟下降80厘米。目前地面下降越來越嚴重,市區東南部,已下沉成碗形洼地。每年6~10月的多雨季節,湄南河水猛增,常常溢過自然堤,流入洼地,形成大面積長期積水,必須用水泵抽水才能清除。地面下降已經威脅曼谷城市,人行道和臺階破碎,有些建筑物倒塌,公路出現裂痕,每年政府要耗費大量資金去修補。曼谷沉降問題引起了愈來愈多人士的關注,據有人預測:如不采取措施,東方“威尼斯”在本世紀末將從地球上消失,這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
大量使用地下水源是曼谷下沉的根本原因。曼谷市用水,主要靠湄南河及其支流。但近30年來,城市人口猛增,工業迅速發展,用水量急劇增加。據統計,居民和工業每天用水,1974年為70萬立方米,1976年為94萬立方米,現在每天需求量則超過百萬立方米。與此同時,居民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又源源不斷排入湄南河,日排污量已超過100萬立方米,從而造成河水污染,水質越來越差,湄南河可供應的水逐年減少。為了滿足城市供水需求,地下水的開采和利用就成了曼谷的重要水源。1953年曼谷開始挖第一眼城市水井,1956~1958年又修建122眼深水井,到1979年已有11000眼。目前曼谷全市30%以上的供水,來自地下水。
地下水的過度消耗,使得地下水位大大下降,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水位已降到地下46米以下,水中含鹽量增加,有些地區氰化物含量已達到500~700ppM,許多城市水井不得不廢棄。地下水的大量開采,使得曼谷地面下降。
曼谷這個東方“威尼斯”能否消失,人們拭目以待,值得人們思索與探求的是:城市的發展特別是沿海低地城市的規模要適度,對在人口、工業、建筑、交通等方面要有科學合理的規劃。尤其是飲用水資源,不能無限耗費地下水資源。
上一篇:東北淪喪·代蔣受過
下一篇:九葉詩派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