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濫用藥物牙膏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保健用品的某種偏愛,藥物牙膏幾乎成了人們美容、祛病、防病的一種必需品,而且很多人堅信,久用必定生效。真的是這樣嗎?
誰都知道,在正常人的口腔中分布著一定數量的細菌,其中特別是口腔的唾液、牙齒、舌和唇頰軟腭組織等四個部位。在細菌分布上有著各自的特點,相互間按一定比例定植于這些部位。據有人分析,口腔內約有264個種或群的細菌定植于上述部位上。這樣眾多的細菌構成了正常人口腔微生態環境,它們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維持著口腔微生態環境的平衡,同時也保持了口腔的健康,一旦這種正常的生理的和諧的動態平衡超出了正常范圍或遭到破壞,就會發生質變,轉化為異常的,病理的不協調的動態平衡。
導致口腔微生態環境平衡失調的原因很多,如口腔環境中的厭氧條件,細菌的粘附性和聚集性與細菌的定植部位也有極大的關系。人的飲食習慣對口腔正常菌群和口腔疾病和影響等等,另外,口腔細菌間的相互作用和拮抗作用也是維持口腔微生態平衡的重要因素,它們之間為了各自的生存,即相互利用,又相互排斥使口腔細菌始終保持著動態平衡狀態。
由于經常能從齲齒和牙周病中分離出大量的致病細菌,因而人們便想方設法用化學或免疫方法將其除去,以達到對齲齒、牙周病的防治目的,藥物牙膏也就是在這種前題下應運而生。
但是藥物牙膏的實際應用,恰恰與我們的愿望相反,近年許多學者們的研究發現,藥物牙膏應用后齲齒、牙周病的發病率并沒見減少,口腔難治性疾病尚有增加的趨勢。藥物牙膏如果作為口腔某些疾病如牙周病,牙齦炎,多發性口腔潰瘍的暫時輔助治療劑使用是可以考慮的,但是受口腔環境的影響,牙膏中的藥物在口腔中保留和作用時間是很有限的,刷牙時牙膏中的藥物經漱口,唾液沖洗和食物的清潔作用,幾乎所剩無幾,而對口腔微生態環境破壞性最強的也正是這些殘存的少量藥物。這些微量藥物即起不到殺滅又起不到抑制口腔致病菌的效果。相反,對藥物高度敏感的正常菌群卻被殺傷或抑制,而耐藥菌株則被選擇出來,優勢繁殖的結果,導致口腔正常菌群的平衡失調而致病。
如果沒有口腔疾病的話,最好還是不使用藥物牙膏,科學實踐多次證明,無論什么事情,只有當主觀設想與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相適應才能成功,反之則不然。
上一篇:不發達的古代都市詩歌
下一篇:不平等的“雙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