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文化·政治文化·明德慎罰
戰(zhàn)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荀子的思想。語出《荀子·成相》:“治之理,禮與刑,君子以修百姓予。明德慎罰,國家既治,四海平”。荀子主張“禮治”、“仁政”,強調(diào)“明德”,但其并不反對刑罰,認為禮和刑、德與罰都是治理國家的根本原則。提出“平政愛民”,用省刑罰的辦法緩和階級矛盾,同時強調(diào)必須教化、刑罰兩手并用,賞必當功,刑必稱罰。《荀子·正論》說:“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
中華傳統(tǒng)文化·政治文化·明德慎罰
戰(zhàn)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荀子的思想。語出《荀子·成相》:“治之理,禮與刑,君子以修百姓予。明德慎罰,國家既治,四海平”。荀子主張“禮治”、“仁政”,強調(diào)“明德”,但其并不反對刑罰,認為禮和刑、德與罰都是治理國家的根本原則。提出“平政愛民”,用省刑罰的辦法緩和階級矛盾,同時強調(diào)必須教化、刑罰兩手并用,賞必當功,刑必稱罰。《荀子·正論》說:“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
上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舞蹈文化·旱船
下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軍事文化·明恥教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