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斷受禍亂
秦國自昭襄王即位后,其疆土已包括關中與隴蜀全域,而且擁有黃河、崤函、武關、瞿塘關等重險,東方與趙、魏、韓、楚四國接境,侵吞中原之勢已成。此時,韓、魏、楚三國為韓襄王、魏襄王、楚懷王時代。三國君主十分暗懦昏庸,但三國的軍隊尚堅強善戰。秦昭襄王視三國的堅甲兵為秦國東出中原的障礙,必予加以擊滅。但秦又不能同時進攻,秦昭襄王乃采取和楚而先攻擊韓、魏的策略。公元前304年,秦昭襄王與楚懷王會盟于黃棘(今河南省新野縣東北),將楚國在藍田戰敗后割讓給秦的上庸(今河北省竹山縣東南)歸還楚國,秦楚之間的關系得到緩和。秦第二年發兵攻擊韓、魏,奪取魏國的重險封陵、蒲坂(今山西永濟縣西黃河渡口)和韓國的武遂(今山西省臨汾市境)。同年,魏、韓、齊三國因楚國背棄合縱之盟與秦結好,聯合起來伐楚。楚懷王派太子橫為人質赴秦請救,秦出兵救楚,三國之軍遂退。
公元前302年,秦國因楚國已與魏、韓、齊三國結怨,形成孤立,轉而又采取和好魏、韓而攻楚的策略。這年,秦昭襄王與魏襄王和韓太子嬰在臨晉(今陜西省大荔縣)會盟,將蒲坂歸還魏國,秦與魏、韓的關系趨向緩和。這時,在秦國作人質的楚太子橫殺死秦大夫,逃回楚國。秦以此為借口,會合韓、魏、齊聯軍伐楚,殺楚將唐昧,奪楚地重丘(今河南省沁陽縣北)。公元前300年,秦派華陽君芊戍再次伐楚,大敗楚軍,斬首3萬級,殺死楚將景缺,奪楚地襄城(今河南襄城縣東南)。
公元前299年,秦國為了給楚國徹底打擊,再次興兵伐楚,取其8座城邑。秦昭襄王遣使送信給楚懷王,信上說:“昔日寡人與大王在黃棘約為兄弟,大王派太子入質于秦,兩國的關系甚為融洽。后因太子殺死寡人的重臣,也不道歉便逃回楚國,寡人一怒之下,才興兵侵入楚國的邊邑。現在,聽說大王又讓太子入質于齊,以求與齊結好。秦國與楚接境,婚姻相親,秦、楚關系不合,則無法號令諸侯。寡人愿與大王在武關相會,再次結盟。”楚王閱信后頗為躊躇,欲往恐再次被欺,欲不往又恐更給秦以攻楚的借口。楚左徒屈原認為:“秦虎狼之國,不可相信,不如勿往。”楚懷王的小兒子子蘭則力勸其父赴會。楚懷王只好硬著頭皮趕往武關。
秦昭襄王此舉,果然是個陰謀。他讓一個將軍詐作秦王,伏兵武關,等楚懷王一到,立即將其劫持,并押往咸陽。秦昭襄王在章臺宮接見楚懷王,待以藩臣之禮,并要楚割地給秦。楚懷王不答應,被秦扣留不許回國。后來楚懷王乘隙逃跑,被秦軍追擒,終于客死在秦國。楚國既失懷王,從齊國接太子回國,立為頃襄王。秦昭襄王大怒,出兵武關攻楚,斬殺楚軍5萬人,奪取楚城16座,均為秦、楚邊界上的要地。
錯斷受禍亂。楚國的慘敗,完全由于楚懷王在變幻莫測的戰爭中,無所事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連連中計,損兵折將,被誘入秦,終客死于秦國。
上一篇:錯估形勢·漫天要價
下一篇:霍光不能庇其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