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氣量狹小
三國時,東吳都督周瑜,少年才俊、機敏過人?!霸]三千斛,常驅(qū)十萬兵”可謂“年少萬兜鍪”。然自赤壁之戰(zhàn)、南屏山諸葛亮借東風(fēng)之后,周瑜十分妒嫉諸葛亮叱咤風(fēng)云之才,以為諸葛不除,后患難已。為此“曉夜而不能安”基于這種憂慮嗜性加之與諸葛亮斗智屢屢告負,三氣之下,金瘡進裂。一代風(fēng)華因之早歿,時年三十有六,成為歷史上引以痛惜之事例。
剖其周瑜早夭,完全同他的處世氣量攸關(guān)。人之壽數(shù)長短,雖身體素質(zhì)為根本,而情緒調(diào)攝有時卻起決定作用。俗云“大將風(fēng)度”、“宰相肚里能撐船”皆喻其胸臆博大、宏圖遠慮,對人對事少燥毋烈,善忖善處。是事思而莫多憂,哀而不傷神。宋之大詩人蘇東坡有句名言:“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就是說的那種為人處事應(yīng)有的冷靜態(tài)度。周瑜身為都督、位極人臣,痛者處以雞腸小腹,何異草營自身。
“既生瑜、何生亮”這是周瑜臨終前之長嘆語。一句話把周瑜嫉妒心態(tài)暴露無遺。大千萬物,天造地化,原本矛盾的存在,相對而依生。此開天之使然。問題是周瑜妒嫉心盛,斷腸自是難避。雖他自以為智慮非凡,而對難以容忍的事終久不能平心忍之。在這里忽視了“忍”即為“智”,“忍”即為“勝”。究之,周瑜尚欠一種內(nèi)心的自我超脫的本能。
與周瑜同時代的曹操就能做到這一點,赤壁鏖兵后,曹操兵敗慘重,至華容所隨軍兵,從赫赫聲威的八十三萬只剩二十七騎,可謂痛甚。而他卻能坦然處之,慟不失志。正雄烈成于謀略,仕心舉其健魄,以致后來遂成一方霸業(yè)。
試問身不在,心何存?心不存,業(yè)又何在??磥?,作為生活的人當(dāng)“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事業(yè)誠重要,修身為根本。氣量狹小,瘞金埋玉,遺為千古之恨,悔莫及焉!
上一篇:周幽王烽燧戲諸侯
下一篇:張之洞治廠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