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擁兵亂漢室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尤其是宦官與外戚兩種勢力之間的斗爭,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后果。中平6年(189年)漢靈帝死,少帝劉辯繼位,外戚、大將軍何進輔政。何進在其親信袁紹的建議下,欲清除宦官勢力,結果謀泄被宦官張讓等殺死,其部下袁紹等又誅殺宦官,朝中大亂。何進死前,曾不顧眾人反對,書召在鎮壓黃巾起義中積蓄了軍事實力的并州牧董卓入京滅宦官勢力,董卓兵未到,何進已死。董卓遠遠見到京城火光四起,急速帶兵進入洛陽,從宦官手中奪回被挾持的漢少帝,事情本來到此便可結束,但董卓意不在清除宦官,他要發展自己的勢力。一方面,他廢掉少帝劉辯,立與他同姓的董太后所生的陳留王劉協。另一方面,極力擴大自己的軍事實力。他初入洛陽時,僅有步騎不足3000,他害怕兵少難以服眾,便讓部將每天晚上都帶兵偷偷出城,次日天明再大張旗鼓地進城,一連搞了四、五天,好像他的兵馬無數一樣。同時,何進、何苗兄弟的殘部被他奪去,并使呂布殺死執金吾丁原,將其部眾合并,其實力一時大盛。不久,他自為相國,挾持漢獻帝劉協,號令天下。在京都洛陽,他以大權在握,又有軍隊為后盾,便無惡不作。他開掘帝后陵墓,盜取珍寶;奸亂公主,妻掠后宮;濫施酷刑,殺人無算;見百姓于社下聚會,將男人盡皆殺死,然后用車載女人,將人頭掛在車轅上,高歌歡呼,招搖過市;放縱士兵,焚燒民舍,奸淫民婦,掠奪民財,至使洛陽城中一片烏煙瘴氣。由于他的倒行逆施,袁紹、曹操等人聯合關東各州郡起兵討伐,董卓為避聯軍鋒芒,又挾持漢獻帝西遷長安(今西安),并將洛陽數百萬人口盡皆驅趕隨遷,至使眾人慌不擇路,互相踐踏,積尸盈路。董卓還將沿途所有宮廟、官府及百家家舍,盡行燒毀,二百里內杳無人煙。他又派呂布發掘諸帝王及大臣的陵寢,搜羅珍寶。到長安后,他又授意他人勸進其為太師,位在諸侯王之上,其宗族子孫,男皆封侯,女為邑君。他終日置酒高會,淫樂縱恣,席間殺人取樂,先斷舌,次斬手、腳,再挖眼睛,最后以鑊煮之,其他入宴的人有的連筷子都嚇掉了,他卻談笑自若。另外,他還將關中舊族誣以叛逆之罪,盡皆抄斬,就是他的部下稍有言語不對他心思,便立斬不赦。董卓的暴行激起人們的憤怒,越騎校尉任孚懷藏匕首入朝,謀刺董卓未成,被殺。司徒王允暗中與董卓部將呂布合謀,終于將董卓殺死。不料,董卓部將李催、郭汜又率兵攻入長安,殺死王允,縱兵濫殺無辜,后來,李、郭之間發生沖突,互相攻殺,百姓被裹挾斬殺者無數。直到李催被曹操殺死,郭汜死于其部將之手,這場持續數年之久的動亂才告一段落,但此后長安城空40余日,二、三年間,關中無復人跡。
董卓之亂給東漢末年的社會生活帶來極大的危害,其教訓是深刻的。地方豪強一旦擁兵自重,或割據一方,或發動叛亂;或挾天子以令諸侯。自董卓以后,不斷發生挾持皇帝之事,就是因為皇權在兵權面前軟弱無力所致。
上一篇:荒唐的考題
下一篇:蔡元培被迫“引咎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