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態(tài)與變態(tài)
同事閑談中說了這樣一件事:教師節(jié)快到時,劉某的兩個上小學的孩子放學回家后,找她要錢給老師買禮物,因經濟條件不太好她沒給。于是她的大孩子自己在家亂翻,發(fā)現(xiàn)劉某的一雙新皮鞋,拿去送了老師。直到劉某要鞋穿時,才發(fā)現(xiàn)此事。還有一件事,剛進12月份,有朋友要筆者給他找本掛歷。問他何用,他說是提前給孩子準備的,等到年前孩子送老師。朋友的孩子剛上小學二年級,筆者覺得此舉有些過分。朋友發(fā)起牢騷:“過年前學生都從家里拿著大本小本的掛歷送老師,孩子哭喊著也要送,沒辦法給孩子錢,讓他買了明信片給老師送去。你猜怎么著,老師接過明信片連看都沒看,隨手扔在辦公桌上……”朋友的話使我無言以對。
時下,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逢年過節(jié),學生對辛勤栽培自己的老師慰問慰問,送些小禮品未嘗不可。不能不承認,老師、尤其中小學老師,可謂學生心目中的權威、偶象,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有著不可磨滅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啊!
上述事例雖屬個別人所為的個別現(xiàn)象,可這畢竟是實事。至此,不覺想起個笑話。
從前有個財主喜得一子,為了表示慶賀宴請莊子上的秀才和手下干活的長工。財主把宴席分在東西廂房,秀才聚東屋,長工集西屋。工夫不大,長工屋里傳出震耳的劃拳聲,而秀才屋里鴉雀無聲。“看來,沒文化的長工就是粗魯,還是知書達理的秀才懂規(guī)矩。”站在院里的財主心里想著,特意去東屋給秀才讓酒。他一撩門簾驚呆了,只見秀才們高挽衣袖,根本顧不上說話,正下手大把地抓著吃呢。
笑話雖說得是舊時的事,但也有些哲理,有所得必有所失,常態(tài)一但變得失態(tài),其本來面目將被毀也!誠然,當今社會上存在著種種不正之風,但為人師表理應潔身自好,一塵不染。
上一篇:工學會、工讀互助團理想的破滅
下一篇:幡然醒悟·桑榆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