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趣談·沈尹默
沈尹默(1883~1971 ),原名君默,字中,號君墨、秋明、瓠瓜、鬼谷子等。浙江吳興人。現代著名書法家、詩人、學者、教育家。曾與胞弟沈兼士同赴日本留學。1913年任北京大學文學教授。五四時期參加新文化運動,任《新青年》編委。后任河北省教育廳廳長、北平大學校長、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會研究員。抗戰時任重慶國民政府監察院監察委員,后退居上海,鬻字為生。解放后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中國畫院兼職畫師、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主任等。著有《書法論叢》《二王書法管窺》《歷代名家學書經驗談輯要釋義》等,出版《沈尹默書法集》 多種。
得益于陳獨秀當頭一棒
沈尹默以中國現代書法大家而享有盛譽。他精于字外功夫,兼具詩畫素養,篆、隸、楷、行、草各種書體融會貫通,尤以行書見長。從他的書法扇面看,他的書法主要取法二王、米芾等帖學大師,適當摻以北碑墓志,用筆精湛,技法嫻熟,風格清健秀潤、秀雅俊美。他的作品雅俗共賞,尤其受到廣大群眾喜愛。20世紀40年代,著名漢學家高羅佩在其主編的《世界美術大辭典》中,將沈尹默列為中國民間第一大書法家。1962年周恩來因公赴滬,特地參觀了沈尹默的書法作品,贊賞不已,并請他寫字。沈尹默滿懷豪情地揮毫書寫了兩幅毛澤東詞作《沁園春·雪》。周恩來回京后將它們分別掛在辦公室和臥室里。
沈尹默少時就開始學習書法,在地方上已很有書名。但有一次,陳獨秀在杭州見到沈尹默寫的一首詩,對他說: “詩很好,但字則其俗在骨。”沈尹默回憶說:“也許是受了陳獨秀當頭一棒的刺激吧,從此我就發憤鉆研書法了。”他開始勤奮練字,如是不間斷者多年,書法面目從此一變,重新顯示了二王書風的藝術魅力。可見沈尹默的成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不斷自我更新的結果。
沈尹默像
上海沈尹默故居
《書法》成扇 沈尹默
《花卉書法》扇面 沈尹默
上一篇:扇面趣談·汪亞塵
下一篇:收藏趣談·沈鈞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