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貞德》給蕭伯納的教訓
《圣女貞德》是蕭伯納作品中唯一的悲劇。在此之前,他的三部戲劇集《不愉快的戲劇》、《愉快的戲劇》、《寫給清教徒的戲劇》等已給他帶來了國際聲譽,加之他晚年藝術上日臻成熟,所以,1923年,《圣女貞德》一發表就招來一片叫好聲。但是,蕭伯納劇中的圣女貞德并不是歷史上真實的圣女貞德。蕭伯納和當時的許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著名影星英格麗·褒曼曾經許多次扮演過圣女貞德這個角色,但她一直拒絕使用蕭伯納的劇本。她翻閱了幾乎所有關于圣女貞德的文獻資料,感到蕭伯納筆下的圣女貞德與歷史上真正的圣女貞德差異頗大。蕭伯納把貞德寫成了一個好斗的女子,象個政治鼓動家;而她要表現的是歷史上真正的貞德,是那位最初膽小怯懦而后在戰爭中變得勇敢剛強的姑娘。后來,蕭伯納曾親自把他的《圣女貞德》的劇本寄給褒曼,但褒曼仍未采納。
1948年的一天,蕭伯納在自己的鄉下寓所約見了褒曼,詢問她不演自己的劇本的原因。褒曼直截了當地告訴他:“我不演你的劇本是因為我不喜歡它。我肯定它是一部杰作;但這個圣女貞德不是那個真正的法國姑娘。你把她寫得太聰明了。你重新寫了她的講話。你讓她說了很多真正圣女貞德怎么也說不出來的話。”褒曼接著說:“圣女貞德是一個單純的農村姑娘。你的文字是了不起的,但是它們是蕭伯納的文字,不是貞德的語言。”蕭伯納微笑著接受了褒曼的批評。
就這樣,比蕭伯納晚生半個世紀的英格麗·褒曼給這位九十二歲的文壇泰斗上了一課。在對蕭伯納的謙遜品格贊嘆之余,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圣女貞德》的確給蕭伯納,也給后世作家一個深刻的教訓,那就是:歷史劇、歷史小說,要盡可能忠實于歷史,盲目拔高是不行的。
上一篇:《卡拉馬佐夫兄弟》中的缺憾
下一篇:《埃斯米拉達》遭責難編導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