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關外山·沈陽之旅·遼陽·梁水遺史關東古城
遼陽是東北三省歷史最悠久的城市,自戰國起就是東北地區的政治中心,位列后金時代東北三京之中,至清代起才為沈陽所代替。它位于遼河平原東緣,太子河(古稱大梁水、梁水)在東、北、西三面環繞,成為天然屏障。
二千載遙附中原
遼陽在原始社會就有人類聚居,古稱襄平。《史記·匈奴傳》載:“燕亦筑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距胡。”燕遼東郡的郡治就是襄平。后秦始皇伐燕,曾派荊軻刺殺秦王的燕太子丹逃到大梁水附近,被殺,所以又稱梁水為太子河。秦立國后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仍設遼東郡,以襄平為郡治。兩漢沿襲這一建置。東漢公孫度割據遼東,稱平州牧,襄平改稱平州,歷三世。晉武帝泰始十年(274)再置平州,最高長官為刺史,是東北地區最高軍政長官。后遼陽屬鮮卑慕容氏所建后燕,又曾被高句麗所占,遂有隋唐兩代大舉征伐遼東的史事。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唐滅高麗,置遼州都護府,遼陽一度為首府,后改稱遼州。
唐末,契丹族興起于遼河流域,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注重經營遼陽城。《遼史》載,遼太祖神冊三年(918)親至遼陽。第三年下令建遼陽城。遼太宗天顯三年(928)遼陽成為遼屬國東丹國都城,稱南京,當時遼陽城有相當規模,城“高三丈,周三十里”,有八門,城中有南北二市,而且佛寺眾多,文化繁榮。早在唐詩中就有“十年征戍憶遼陽”之句,但那時遼陽并非專指遼陽城。“遼陽”一名最早出現于遼太宗天顯十二年(938),稱東京遼陽府。金代遼陽為金世宗肇基之地,享有非常榮耀的地位。元代設遼陽路,明設遼東都指揮使司,駐重兵負整個東北地區軍事使命。明曾對遼陽進行三次大規模修建,設門九,四角樓,分別名為籌邊、鎮遠、平胡、望京,足見其地位之重要。
女真起于遼東,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曾建都遼陽,稱東京,后又定都盛京沈陽,遼陽東北第一重鎮的地位才為沈陽所代替。悠悠二千年,為古城留下了豐富的史話。
你爭我奪 三度鏖兵
遼陽自古為從中原入遼東半島的捷徑,商賈往來,軍旅進退,必經此地,因此遼陽成為歷代爭奪東北地區的焦點,三國、隋唐有三次大規模的戰爭發生在這里。
三國時期,公孫度之孫公孫淵繼續割據遼東,先是暗與孫權通好,繼而公開與曹魏對立。魏派大將司馬懿討伐之。景初二年(238)六月,魏軍至遼東,公孫淵在太子河西岸陳兵數萬拒敵,魏軍卻避其中堅,繞道至守備空虛的遼陽城,公孫淵回師以救,為時已晚,遼陽合圍已成,城內糧盡食人,最后公孫淵大敗,被追殺于梁水之上。于是魏曹控制了遼東。
十六國時期,原據遼東的后燕政治重心移向關內,遼東為高句麗所占,隋煬帝大業八年(612),隋伐高麗,隋煬帝親自率軍攻打遼東城,高麗據險以守,隋軍久攻不下。之后,大業九年的又一場激戰也沒有結果。
唐太宗繼續用兵高麗,他本人也不遠千里從洛陽至遼東親自督師。戰斗極其慘烈,攻城十二天,殺聲震天,最后利用南風火攻,終于攻破遼東城,改稱遼州。以后遼陽或屬中央政權,或為少數民族統治者統治,形勢都相對穩定,為東北地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鳳凰不落東京城
明代女真在遼河流域興起,分為海西、野人、建州三部。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有雄才大略,統一女真,于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在今遼寧新賓的赫圖阿拉城登基建立后金,赫圖阿拉成為后金第一個都城——興京。后金天命六年(1621),努爾哈赤率領驍勇善戰的八旗兵攻下當時東北的政治中心遼東城(即今遼陽),并決定遷都至遼陽。他在南城積土為臺,建造了富麗的宮殿,宮殿即將落成之際,他卻說看見一只鳳凰飛來此地,三落三起,終于向北方徑直飛去,因此他認為遼陽的風水不足以為帝都,于是再遷都遼陽以北的沈陽,據歷史記載:“上欲自東京遷都沈陽,與貝勒諸臣議。貝勒諸臣諫曰:‘邇者筑城東京,宮室既建,而民之廬舍尚未完善。今夏遷移,歲荒食匱,又興大役,恐煩苦我國。’上不許,曰‘沈陽形勝之地,西征明,由都爾鼻度遼河,路直且近。’”歷史證明,努爾哈赤放棄遼陽而遷都沈陽是明智之舉。
浮屠埋葬金皇后
遼陽最著名的古建筑為垂慶寺塔,俗稱遼陽白塔,為金世宗完顏雍時所建,埋葬的是金世宗之母貞懿皇后。
身為太后不葬皇陵而葬于佛塔,這其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典故。貞懿皇后為阿骨打三子宗輔之妻,生于渤海貴族李氏,是典型的漢族閨秀。宗輔早死,按女真習俗“父死則妻其母,兄死則妻其嫂,叔伯死則侄亦如之”。貞懿皇后不從此俗,出家為尼,金熙宗賜號“通慧圓明大師”,敕建遼陽清安寺。金正隆六年(1161),貞懿皇后圓寂,遺言曰:“鄉土所念,人情所同,我已用浮屠法置塔于此,不必合葬也。我死,毋忘此言。”完顏雍依言建塔埋葬母親,即為今之垂慶寺塔。塔高71米,為磚筑八角十三層密檐式實心塔。塔頂有剎桿,各層懸有風鈴、銅鏡。塔下部八面都有坐佛、脅寺、飛天等磚刻雕像,至今保存完好。
清安寺雖為佛門清靜之地,卻發生過一場血與火的宮庭政變。金第三代統治者熙宗完顏亶死后,海陵王完顏亮即位,對完顏雍排擠打擊,讓他以趙王身份留住遼陽,并派親信大臣高存福暗中監視。完顏雍在舅父、貞懿皇后之弟李石幫助下,趁完顏亮率軍伐宋,設計將高存福及其黨羽一網打盡。當時正值完顏亮兵敗,士兵嘩變,完顏亮被亂箭射死,完顏雍登上皇帝寶座,史稱金世宗,在位二十九年,礪精圖治,大有作為。
而今觀白塔,撫今懷昔,猶能想見當日龍爭虎斗的古城風云。
上一篇:煌煌荊楚吟·湘西之旅·桃花源·桃花源外八景
下一篇:悠悠吳越曲·蘇州之旅·惠山·樓臺煙雨惠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