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陽剛直不阿多坎坷
作為明代“前七子”文學復古運動領袖的李夢陽,雖出身寒微,但才華出眾、稟性剛直、嫉惡如仇,深獲當時黎民、士子的普遍贊仰。
早于其任職戶部郎中時,因敢于上書皇帝彈劾國丈壽寧候張鶴令而被辦于“錦衣獄”。出獄后,一天恰好路遇這個仗勢欺人、怙惡不悛的張國丈,李夢陽不僅敢于厲聲責罵,而且還憤然以武力回擊,大無畏地表現出一種剛直不屈的精神。
正德元年,李夢陽出于憂國憂民之心而斗膽為尚書韓文起草彈劾那作惡多端卻又權大勢廣的奸宦劉瑾的秦章,以致遭貶,不久又被拘捕下獄。多虧友人康海、何景明等竭力營救,尤經康海向劉瑾說情,才獲釋放。直至劉瑾失敗受誅后,方使他官復原職。
后又因向朝庭揭發奸吏而獲罪被誣下獄,幸由何景明辨誣營救而再次獲釋。
明世宗繼位后,李夢陽由于替寧王朱宸濠書寫《陽春書院記》而又遭革籍處分。
從李夢陽以上四起四落的坎坷經歷中,可見其人品耿直、堅持正義、嫉惡如仇;但也足見其迂腐且難醒悟的弱點:明明告御狀揭發奸宦惡吏無濟于事,反而還自討苦吃、屢蒙冤獄,可是他還再三上書舉報而自陷囹圄。這不僅說明他對皇帝的愚忠和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而且還說明他對封建社會的腐敗非常缺乏必要的認識和了解,以致看不透從朝庭到地方、從皇帝到小吏全都腐爛以到無可救藥的本質!這便是李夢陽再三挨整受懲的根本原因。可惜他至死不悟此理。
上一篇:李林甫與“野無留才”
下一篇:李比希的錯誤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