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閩國的王審知
王審知 (公元862~925年),字信道,唐代光州固始縣 (今屬河南) 人。是唐末五代之際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閩國的建立者。
王審知的父親王恁,世世代代以務農為生,家中頗為富裕。恁有子三人,長子王審潮 (又名潮),次子王審邽,三子王審知,都頗有才干。
王潮為人謙虛恭敬,善于和眾,人們很愿意同他交往。王潮初為縣吏。唐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并起,壽州 (今安徽壽縣) 王緒率兵進入固始,聽說王氏兄弟有勇有謀,在當地頗有威望,于是便主動爭取他們入伍,并讓王潮擔任軍校。后率光州 (今河南潢川)、壽州5000人與固始百姓南下,從南康入汀州 (今福建長汀),到達漳州 (今屬福建),王氏兄弟三人也隨之以行。王緒多疑多忌,不能容人,部下有才能的將領相繼遭到殺害。在這種情況下,王潮在南安 (今福建南安東)發動兵變將其擒獲。不久,王緒自殺身亡。
王潮成為這支軍隊的首領后,約束部下,秋毫無犯,迅速占有閩、嶺南五州之地。他上表給唐朝,唐昭宗授他為泉州刺史(行政長官),又升他為福建觀察使,以王審知為副使。
王審知身材魁梧,高達7尺6寸,機智聰明,有膽有識,因排行老三,人們稱他為三龍。由于他出入經常騎著一匹白馬,在軍中稱他為白馬三郎。他生于亂世,目擊百姓流亡之苦,立志以拯溺救焚為己任。他曾說: “大丈夫不能安民濟物,豈不是虛度一生?”他在泉州任副使后,與王潮密切配合,力除社會積弊,表現出他非凡的才能。乾寧四年 (公元897年),王潮突然病死,臨終前遺言由二弟王審邽代替他的職位。審邽自知能力不如審知,提出讓位給審知。王審知不愿意這樣作,遂為觀察留后。他厚事朱溫。光化元年 (公元898年) 三月,經朱溫的推薦,唐昭宗任命王審知為威武軍 (治今福建福州) 留后、檢校刑部尚書(虛銜)。同年十月,又授他為金紫光祿大夫、右仆射、威武軍節度使。兩年后,晉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宰相),檢校右仆射,不久,改光祿大夫,檢校司徒、特進、檢校司徒。天復元年 (公元901年),昭宗在鳳翔賜給他朱詔,準許他自三品以下官可以自行任免。天祐四年 (公元904年),昭宗又升他為檢校太保,封瑯琊王,食邑4000戶,實封100戶。梁太祖朱溫代唐稱帝后,擢王審知為中書省的長官中書令,開平三年 (公元909年),封閩王,再升為福州大都督,掌管諸州兵馬、鎮戍事務。后梁敗亡后,有人勸他建國稱帝,他不肯,回答說: “寧為開門節度,不作閉門天子?!焙筇魄f宗同光三年 (公元925年) 病死。在位29年。葬于福州城北鳳池山。謚號忠懿,尊號昭武王,廟號太祖。
王審知在位期間,為發展福建的經濟,大力調整各項經濟政策。昔日勞役苛繁,致使農民不得安心耕作,女工不能安心于紡織,商人不能正常從事經營。為此,王審知減輕百姓的徭役負擔,實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抑強扶弱,支持農業發展。泉州海外貿易開展較早。唐末以來,由于稅收過重,使得工商業者無法從事正常的經營。王審知取消苛捐雜稅,取消各種禁令,保護商人正當經營,鼓勵他們自由貿易,充分發揮當地地理位置上的優勢,多方招攬海外商人,由是海外商人前來貿易者絡繹不絕。海上黃崎驚濤奇險,往來船只,往往在此遭難。他在任期間,一夜之間,出現奇跡,經過一場雷震暴雨,突然崩裂。王審知因勢利導,在此建造甘棠港,大大方便了海上貿易。泉州的商業貿易也更加繁榮。他還鑄造錢幣,提倡開發礦業,積極開展同中原地區的貿易。自福州泛海至山東登萊,然后取道陸路至開封。每次交易商品品種甚多,“價累千萬”。
他非常重視招攬人才。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尊重人才,禮賢下士。唐朝的公卿及其子弟紛紛慕名來歸,兵部侍郎韓渥、中書舍人王滌、右補闕崔道輔、大司農王標,以及宰相王搏之子王淡、楊陟的從弟楊沂等,相繼而來,均受到款待,給以妥善安置,使他們深受感動。在他據有閩地之后,先前流寓在福建各地的河南籍人,也紛紛前來歸附。固始人張崇紀之子張瀾應召署為威武軍推官,“崇文學,勸農桑,親鄰息征”,后為漳州刺史。洛陽人黃子棱,隨父至閩,在王審知部下供事,累官侍御史。汴州(今河南開封) 王定簡,為王審知錄用為安遠使。
當時福建的教育還較為落后。他在福州留暉門外設立四門學,選聘教師,教育閩中子弟,為改變福建教育事業的落后面貌和培養本地區人才,提高本地民眾的素質奠定了基礎。
他以身作則,嚴明吏治。他雖然身居王位,但不追求享受,衣食用具一律從簡,居室卑陋,不加修葺。他要求下屬官吏,愛護百姓,體恤民間疾苦。閩南山區,地勢險要,經濟文化較為落后,人多爭雄好斗。或為繁重的賦稅所逼迫,或苦于當地官吏豪紳的壓榨,紛紛結伙盜竊搶劫,社會秩序混亂。面對此種情形,王審知從整肅吏治入手,嚴懲貪官污吏,對于相聚為盜的百姓,感之以恩,綏之以德,示以寬仁,使之相繼歸附,取得了社會大治的效果。
他還重視福州城的營建。天祐二年,筑南北月城,合大城共為三部分。周圍長達26里4800丈。大城有城門8個: 即福安門、清平門、清遠門、安善門、通遠門、通津門、濟川門、善化門。城上有廊1003間,敵樓49座。南月城有城門2個,即登庸門和道清門。北月城有城門2個,即道泰門和嚴勝門。使福州成為福建的政治經濟中心。
王審知是唐末五代之際的政治家。他在福建廣攬人才,革除積弊,采取多種措施,發展本地區的經濟文化和教育事業,成績卓著。時人侍郎于兢在為福州王審知祠撰寫的碑文中說:在他執政期間,福建“污萊盡辟,雞犬相聞,時和年豐,人給家足”,就是對他的業績的概括。
上一篇:開元名相姚崇
下一篇:開漳圣王陳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