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奧孔的美與丑
《拉奧孔》群像是眾所周知的希臘化時期最著名的雕刻作品之一。自十六世紀它在羅德島被意大利人佛列底斯在古羅馬皇帝拉圖斯皇宮的廢墟上發現以后,至今一直影響著西方雕刻藝術的發展。
希臘神話中的拉奧孔是特洛依的一位老祭司。相傳特洛依王子帕里斯帶著一支強大的軍隊遠征斯巴達時,看到主持政事的期巴達王后海倫,得知她一個人獨居深宮時,早已被她的美貌迷住了,而海倫看到這位俊美的王子時,也克制不住內心的歡喜,但王子已經看出了海倫情感開始動搖,他決定用武力劫走美麗的王后。她雖然反抗,但并非完全不愿意,就這樣特洛依王子拐走了斯巴達王后海倫,帕里斯的行為激怒了希臘人,這就引起了長達十年之久的斯巴達遠征特洛依的戰爭。
戰爭持續了九個年頭,雙方都損失了不少英雄好漢,但希臘人仍攻不下特洛依城,戰爭的最后一年,足智多謀的奧德賽想出了一條妙計:用木頭做一匹巨大的馬,放在特洛依城外由奧德賽率領眾英雄事先藏在馬肚里,其他希臘將士則偽裝撤退,乘船隱弊在附近的海灣里。特洛依人被蒙蔽,誤認為希臘人無心打仗,將木馬作為戰利品拖入城內,當沉浸在勝利的歡樂中而失去警惕時,希臘的英雄們就從馬腹中涌出,用火和劍毀滅了特洛依城,這就是傳說中著名的“木馬計”。
當特洛依人發現希臘人敗退返航而留下的巨大木馬時,阿波羅神廟的老祭司拉奧孔在木馬前高喊:“你們怎么能相信敵人所留下的東西沒有詭計?你們怎么能相信木馬里沒有隱藏作戰機器?不能相信這木馬呀!”拉奧孔英明地識破了敵人的陰謀詭計,但沒有引起同胞們的重視,反而激怒了站在希臘人一邊的雅典娜女神。
當拉奧孔祭祀海神時,雅典娜為了懲罰拉奧孔,派遣了兩條巨蛇將拉奧孔和他的兩個兒子緊緊的纏住,用毒液浸透了他們父子的身軀,英雄的巨人向天發出了可怕的哀鳴,而兩條毒蛇卻得意的來到雅典娜神廟,隱藏在盾牌后面雅典娜的足下。
《拉奧孔》雕像,所選擇的人物動作正是被蛇噬咬的瞬間,父子三人急遽地向相反方向躲避,拉奧孔腹部縮進,胸部挺出,臉上的每一部分表情都是由這突然的、尖銳的、出其不意的痛苦引起的。掙扎的雙肩,繃緊的胸部以及緊鎖的眉宇,面部的每一條皺紋,都使人看到肉體上、精神上最深刻的痛苦、恐怖和焦慮。歌德認為《拉奧孔》是屬于“最高貴的藝術品”,但是,作品更多地表現是極度的肉體痛苦,而對內心的刻劃確顯得不夠,這就是說,三個被蛇纏身的形象所構成的戲劇性表演,超過了對他們心靈活動的揭示,它們缺少一種由于哀號掙扎而進發出來的激情。所以作品不夠深沉,不夠含蓄,只有表面的力度和造型上的結構美,這樣比之希臘化時期其它著名雕刻作品要略遜一籌。從這組群像的寫實技巧上看,雕刻家對人體解剖知識,對表現痛苦時的動作,對巨蛇纏身的情景,都作了精心的設計和美的構思,但對人的精神心靈的雕刻設計卻顯得不夠。所以德國美學家萊辛在他的以《拉奧孔》為題的著作中寫道:“拉奧孔面孔所表現的苦痛并不如人們根據這苦痛的強度所應期待的表情那么激烈。”這也許在古代希臘,美就是古代藝術家的法律,他們為了避免在表現痛苦中顯示丑,往往完全避免激情,或是沖淡到多少還可以現出一定程度的美來。因為在當時現實主義藝術的發展還不能解說藝術在體現形象的內心世界方面的意義。當然,這并不是說這座雕像的藝術價值降低了,如果雕塑家兩方面考慮的更周到些,內心語言表達的更豐實些,也許《拉奧孔》這尊雕像的藝術效果,藝術價值,以及它的美學意義會比現在的更加典范,更加完美。會使觀者拍案叫絕。
上一篇:擴建一雞舍蓋章249顆
下一篇:拉美兒童教育的成就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