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藍田縣·藍田八景》陜西名勝簡介
在藍田縣境內,自明代以來,經民眾傳誦、文人筆繡,逐步成句成章。現將八景列后,以饗讀者。
(一)輞川煙雨
輞川,谷口兩山對峙,水從山隙輞出,流注灞水。因其環湊淪漣如車之輞,故名輞川。
自藍田縣城經簣山沿谷而上,峪口古稱“閻王砭”,巨峰如屏,鑿山為徑。過砭開闊,水流變緩,沿谷山花野藤,瀑布溪流,山巖相映,群峰競秀,山谷濕氣較重,霧如炊煙,纏繞山巔,飄蕩空際,景致甚美,稱之“輞川煙雨”。
自唐代,輞川就已馳名,唐之詩人、書畫家王維得宋之問輞川別墅,在此過著亦官亦隱的優游生活,在此作詩甚多,繪畫不少,留跡與游跡不下20余處,諸如,王維別墅、清源寺、孟城坳、華子岡、文杏館、千竹嶺、欹湖、金屑泉、白石灘、南北垞、卒夷塢、欒家瀨、漆園、椒園、釣魚臺、臨湖亭、老虎崖(王維養鹿故地,稱鹿柴)、茱萸沜(今何村北半圓臺地)、宮槐陌(何村西南小路)、竹里館(今支家灣)、白家坪(王維墓地)、古文杏(王維手植)、栗園等。而今,藍田縣文化館存有明、清人摹繪王維《輞川圖》更為詳細和珍貴。
(二)玉山并秀
玉山在玉山鎮附近,是藍田第一高山和名山,又名藍田山,山頂平坦,又名平頂山,狀如覆車,亦稱覆車山。道人王順曾隱居此,又稱王順山,藍田種玉的典故就發生在這里。這里山峰白石壁立,雙峰對峙,藍水從山腳奔瀉而下,白石綠水蔚為壯觀。杜甫《九月藍田崔氏莊》詩中曰:“藍水遠從千澗出,玉山高并兩峰寒?!?/p>
(三)灞流環清
灞水,原名滋水。春秋戰國時,地屬秦國,秦穆公見此水源遠流長,而他欲霸天下,遂改霸水,霸水后改為灞水。灞水流經藍田縣城之南,似銀帶而北去,人云“灞水環城,河岸柳綠水清”,故稱“灞流環清”。
(四)石門湯泉
在藍田縣湯峪鎮。湯峪鎮在秦嶺之石門峪口,所稱“石門”者,其峪山勢如門,谷深景優,唐代初期,傳為仙僧所掘,此乃《舊圖經》上所云。漢唐之時,曾是帝王郊游行宮所在之處。唐稱湯峪溫泉為大興湯泉。歷代皆有修葺,解放后經修建,成為療養觀光的旅游勝地。
(五)繡嶺春芳
繡嶺,今稱橫嶺,昔日這里草木繁茂,蜂飛蝶舞,牛羊成群,是一片錦繡風光。繡嶺名勝古跡眾多,有伏羲氏之母華胥氏的故地華胥渚,漢將軍李廣的射雁臺、掛弓樹,還有傳為女媧氏和太白神祖所居的阿氏莊、阿福原、太白祠、金山神廟等。
(六)鹿原秋霽
鹿原者,乃白鹿原,據《太平寰宇記》記載,周平王東遷之后,曾有白鹿游于此原,故名白鹿原。古稱霸上,劉邦當年還軍霸上,就是在這個原上。唐高祖李淵武德二年(573年),在此置白鹿縣。古代原上茂林修竹,芳草鋪地,沃田相間,是鳥獸追戲的幽勝世界,帝王游覽校獵的場所。鹿原肥田沃土,秋收雨后,秋高氣爽,禾穗含露,別具風光。
(七)秦嶺云橫
秦嶺為關中南之界嶺,據《舊縣志》記載:“秦嶺就在縣界者言之,東西約170里?!笔撬{田縣和商洛市之分界嶺。這里萬山林立,河谷密布,為黃河、長江的分水嶺,嶺南水入長江,嶺北水入黃河。“八水繞長安”多半源出秦嶺。山上云煙浩瀚,白云如帶,橫斷群峰山腰,若雨后登山觀望,千谷萬壑,氣象萬千。唐文學家韓愈貶官潮州,曾路經秦嶺,寫下膾炙人口的詩篇名句:“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八)藍橋仙窟
藍橋在古藍關道上,仙窟指的是藍關道上的碧天洞,是八仙之一韓湘子的修身成道處,人稱湘子洞。韓愈受貶過藍關《示侄孫韓湘詩》就是寫給前去迎送他的韓湘子的。這里前是藍水,后是碧峰,與成仙嶺相接。洞周古藤纏繞,古樹參天,瑤草斗艷,委實仙境。裴航、云英“藍橋相會”的典故,就出在這里。明李固本《藍橋道中》詩曰:《藍田八景》古詩句出處:
不盡山青水秀,都來鳥語花香。
攬轡藍橋幽處,渾身忘在他鄉。
上一篇:《銅川·藥王廟及石刻》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榆林·綏德縣·蘄王廟》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