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后主淑妃馮小憐》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北齊后主淑妃馮小憐》人物故事小傳
馮小憐,生卒年不詳。原為后主皇后穆邪利侍婢。穆后寵衰,馮氏得后主愛幸,號曰“續命”。為人聰明狡黠,善琵琶歌舞,寵冠后宮。本傳記敘了后主在強敵環伺國勢危急之際,仍不忘同馮妃鬧笑取樂,甚至不惜延誤戰機。其后馮妃同后主均被北周俘獲,解至長安。后主死后,馮妃被賜予代王宇文達。隋滅周,隋主又將其賜予宇文達妃兄李詢;李詢母迫馮妃自殺。
〔正 史〕
馮淑妃名小憐,大(本)穆后①從婢也。穆后愛衰,以五月五日進之,號曰“續命”。慧黠能彈琵琶,工歌舞。后主惑之,坐則同席,出則并馬,愿得生死一處。命淑妃處隆基堂,淑妃惡曹昭儀②所常居也,惡令反換其地。
周師③之取平陽,帝獵于三堆,晉州亟告急,帝將還,淑妃請更殺一圍④,帝從其言。識者以為后主名緯,殺圍言非吉征⑤。及帝至晉州,城已欲沒矣。作地道攻之,城陷十余步,將士乘勢欲入。帝敕且止,召淑妃共觀之。淑妃妝點,不獲時至。周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舊俗相傳,晉州城西石上有圣人跡,淑妃欲往觀之。帝恐弩矢及橋,故抽攻城木造遠橋,監作舍人以不速成受罰。帝與淑妃度橋,橋壞,至夜乃還。稱妃有功勛,將立為左皇后,即令使馳取袆翟等皇后服御。仍與之并騎觀戰,東偏少卻,淑妃怖曰:“軍敗矣!”帝遂以淑妃奔還。至洪洞戍,淑妃方以粉鏡自玩,后聲亂唱賊至,于是復走。內參自晉陽以皇后衣至,帝為按轡,命淑妃著之,然后去。帝奔鄴,太后⑥后至,帝不出迎;淑妃將至,鑿城北門出十里迎之。復以淑妃奔青州。后主至長安,請周武帝乞淑妃,帝曰:“朕視天下如脫屣,一老嫗豈與公惜也!”仍以賜之。
及帝遇害,以淑妃賜代王達,甚嬖之。淑妃彈琵琶,因弦斷,作詩曰:“雖蒙今日寵,猶憶昔時憐。欲知心斷絕,應看膠上弦。”達妃為淑妃所譖,幾致于死。隋文帝將賜達妃兄李詢,令著布裙配舂。詢母逼令自殺。
后主以李祖欽女為左昭儀,進為左娥英。裴氏為右娥英。娥英者,兼取舜妃娥皇、女英名,陽休之所制。
樂人曹僧奴進二女,大者忤旨,剝面皮;少者彈琵琶,為昭儀。以僧奴為日南王。僧奴死后,又貴其兄弟妙達等二人,同日皆為郡王。為昭儀別起隆基堂,極為綺麗。陸媼誣以左道,遂殺之。
又有董昭儀、毛夫人、彭夫人、王夫人、小王夫人、二李夫人,皆嬖寵之。毛能彈箏,本和士開薦入。帝所幸彭夫人,亦音妓進,死于晉陽,造佛寺,與總持相埒。一李是隸戶女,以五弦進;一李即孝貞之女也。小王生一男,諸閹人在旁,皆蒙賜給。毛兄思安,超登武衛。董父賢義,為作軍主,由昭儀亦超登開府。自余姻屬,多至大官。
《北史》卷一四
〔注 釋〕
①穆后:即后主高緯皇后穆邪利,皇子恒(北齊幼主)的生母。請參見本書《北齊后主皇后穆邪利》。②曹昭儀:為樂人曹僧奴次女,獻后主。善彈琵琶。后主立為昭儀,并為其營造隆基堂,極為綺麗,后被誣以左道,被殺。③周師:指北周的軍隊。④更殺一圍:古代帝王和貴族打獵,先派人在林中以布幔等物圈出一大片地,以為打獵之地,故曰圍獵。然后由軍士持弓箭矛戈成圜狀向中心壓縮,帝王等隨其后,將野獸逼至一處,再獵殺之。更殺一圍即指再進行一場圍獵。⑤吉征:吉兆。北齊后主名緯,與“殺圍”之圍字同音,所以有人認為淑妃“更殺一圍”的話不吉利,是兇兆。⑥太后:即后主生母皇太后胡氏。請參見本書《北齊武成帝皇后胡氏》。
上一篇:《包世臣》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包世臣》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單道開》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單道開》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