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留良、曾靜獄案
震動清廷朝野的文字獄大案。雍正年間,湖南郴州生員曾靜因企慕已故理學家呂留良的思想,派門生張熙去浙江呂留良家訪求呂留良的遺稿,呂留良的兒子把全部遺稿交給張熙。呂留良,清浙江石門人,字用晦,號晚村,通程朱之學。明亡后,著書多抒發民族感情,誓不仕清。繼又削發為僧,堅持反清立場。康熙二十二年(1683)死去。曾靜受呂留良著作影響,反清思想益愈激烈,常與呂留良的門生來往,欲借漢族將領力量發動政變。當時川陜總督岳鐘琪,傳說是岳飛的后代,曾靜因派張熙帶秘信去游說,言清代系金人之后,而鐘琪是岳鄂王后代。勸他復金宋之仇,同謀舉事。岳鐘琪用欺騙的手法與張熙同誓,獲知曾靜的姓名,即向雍正帝告密。帝命令奕祿和覺羅海蘭到湖南逮捕審訊。曾靜供認因受呂留良評選時文論夷夏之防的影響,遣人求書以及與其子毅中、弟子嚴鴻陸、鴻陸的門生沈在寬交往等情節。當時,呂留良及其子荷中、弟子嚴鴻逵已死,遭剖戮尸;呂留良的另一子毅中及沈在寬,被斬首;子孫遣戍,婦女為奴;曾為呂留良建祠、刻書和藏呂氏著作者,也一律論死。但曾靜、張熙卻被釋放。雍正還將曾靜的供詞和他自己的諭旨合刊為《大義覺迷錄》頒示天下。乾隆即位,處死曾靜和張熙,《大義覺迷錄》也不再流傳。
上一篇:呂強自殺更招誣陷
下一篇:吝惜金錢喪失海戰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