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惜金錢喪失海戰主動權
1941年12月初,太平洋戰爭爆發。在初期的海戰里,慣于夜戰的日軍艦隊,乘黑夜接近美軍艦隊取得不少戰果。可后來不久,一向以“夜戰”得意的日軍艦隊,像以往一樣乘黑夜向美艦接近時,卻常常遭到美艦的截擊,受到美艦炮火的準確射擊,連吃敗仗。日軍對突然出現的美軍軍艦事先一無所知,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對自己失敗的原因始終搞不明白。
其實,這時的美軍軍艦上已經裝備了雷達,因而能在較遠距離發現駛來的日軍軍艦,并施以準確的射擊,而日軍艦隊對這項新技術卻全然不知。
本來,雷達技術的發明者一開始試圖將這項科技成果賣給日本,要價30萬美元。可是,日本當時的技術人員只承認理論上的兩點交叉定位原理,對“雷達”定位怎么也理解不了。因此舍不得付出30萬美元的巨資來做成這筆交易。后來,美方知道此事后,急忙買走了這套技術,并首先在海空軍系統裝配了雷達。美國軍艦裝有雷達,就可使自己提前發現來犯之敵,事先做好應付的準備,取得太平洋海戰的主動權。
日本人善于精打細算于世著稱,但這一回卻過于“精細”了,舍不得30萬美元的眼前利益,卻招來了日后海戰中主動權的喪失,其結果損失更大。真可謂得不償失。
上一篇:呂留良、曾靜獄案
下一篇:困守孤城致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