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第三
震下坎上
屯(Zūn)為屯難,有如婦人的產(chǎn)難。屯指乾坤始交,物之始生,事業(yè)草創(chuàng)之際,郁結(jié)未通的艱難處境。屯卦由震、坎兩卦組成。
從卦象來看,震代表雷,坎代表云、雨、流水。水氣積聚成云雷,就是乾坤天地開始交會的象征。《易經(jīng)》通行本的卦序以乾、坤兩個純陽卦、純陰卦為首,之后就是屯卦。從三畫卦來看,乾卦的一個陽爻與坤卦交會于下,則成為震卦;而乾卦的一個陽爻與坤卦交會于中,則成為坎卦。震卦和坎卦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屯卦。但是,震在下而坎在上,是云在雷上,陰氣與陽氣尚未和合,未能下降成雨,郁結(jié)未通,所以為“屯”。
從卦德來看,震為動,坎為險,“動乎險中”,就是在險難之中行動,也有屯難的意思。“屯”字的字形,是以“屮”來貫穿“一”?!板笔浅跎牟菽?,“一”則象征地面。草木開始萌芽,必須歷經(jīng)艱難,穿透地面,才能繼續(xù)往上生長,所以叫作“屯”。
屯卦的六個爻論述如何處險難的道理,而其中只有剛爻,即初九與九五,才能出險。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萬事萬物草創(chuàng)之初,雖然陷入屯難,卻又蘊含了元亨大通的道理。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只要能固守貞正的德行,就能安然度過屯難時期。因為在此期間,陽剛被陰柔所遮覆,即初九被六二、六三兩柔爻所覆,九五被六四、上六兩柔爻所圍困,此時不宜輕易冒險前進。如果想要創(chuàng)建大業(yè),就應(yīng)當(dāng)屈尊就卑,禮賢下士,并且廣為拔擢賢能、英明、果決的人士,作為自己的羽翼,靜俟時機,共濟屯難。
例解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并起。曹操胸懷大志,想要建立一番功業(yè)。由于他奉漢朝的正朔,禮賢下士,不論家世貴賤,唯才是用,因而麾下猛將如云,謀臣如雨,輔佐他東征西討,終能平定群雄,統(tǒng)一北方。如果當(dāng)初曹操身處亂世,不懂得“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的道理,一味躁動妄進,又不知招賢,如袁紹者流,那么也就不可能創(chuàng)建一番功業(yè)。
初九 盤桓。利居貞。利建侯。
“盤桓”是盤旋難進的樣子。屯卦是乾坤始交,乾卦的一個陽爻來于坤卦的下方而為屯卦的初九,所以,初九是屯卦的主爻。然而它居于屯卦的開始,尚未具備出險的條件。雖然初九以剛爻居陽位,上又與六四有應(yīng),而希望有所行動,但是也只能進進退退,盤桓流連。初九此時最好靜下心來,等待時機,遵守正道,謙卑自處,并且不計較自己的身份、地位,親近素有眾望的賢者,并收攬民心,廣納人才,才能時機一到,動則成功。
例解 戰(zhàn)國時代盛行養(yǎng)士之風(fēng)。魏國公子信陵君(?—前243)就是一位能禮賢下士的君子。在趙國被圍困的時候,信陵君想要替趙國解圍卻受阻,于是食客侯嬴替他出謀劃策,計殺魏將,奪得兵符,領(lǐng)軍救趙,終于立下大功。雖然信陵君是靠著侯嬴(原本是守門人)和朱亥(原本是屠戶)等人的幫助才建功立業(yè),但是他素來謙恭下士、彬彬有禮的態(tài)度,才是創(chuàng)建大業(yè)、名滿天下的主因。
六二 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邅”(zhān)是難以前進的意思。“如”是語助詞。“乘馬”意指想要前行?!鞍唷敝阜植寂帕?。六二以柔爻居陰位,兩陰相重,所以稱為“女子”。古代女子成年訂婚后,用簪子插住挽起的發(fā)髻稱為“字”。古代以一到十為天地間的基本數(shù),“十”正是此等基本數(shù)的終極。六二以柔爻居于震卦的中位,震為動,又上應(yīng)九五,一心上往。但是六二以柔爻乘于初九之上,與初九形成逆比。正當(dāng)屯難之時,六二徘徊難進,乘馬欲行又止,如果不是被初九的賊寇所逼迫落難,則能往應(yīng)于九五而成婚配。六二只要嚴守中正之道,拒絕和初九茍合,最后必能突破困境,與九五完成婚配,而共脫屯難。
例解 例如三國時代,徐庶原本為劉備所用,君臣甚是相得。但是曹操挾持徐庶的母親,脅迫他離開劉備,投效曹營。然而徐庶卻不愿做出危害劉備的事,所以一直未為曹操出謀劃策而終于保住賢名,流芳千古。
六三 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即”是追逐的意思?!坝荨笔怯萑耍糯颢C時,虞人負責(zé)驅(qū)出禽獸以供獵人捕捉。“幾”為事物的征兆。六三以柔爻居陽位,處于下卦震體的上方,失中不正。處屯難之時,六三才質(zhì)柔弱,不足以濟難出險;失中而用剛,不免有躁動的缺失。六三就像是想追捕野鹿而沒有虞人作為前導(dǎo),結(jié)果只是徒然陷入林莽之中,無法脫困。君子能夠洞見事情發(fā)展的征兆,所以寧可放棄野鹿而不去追逐它。如果執(zhí)迷不悟,一心想要追到那頭鹿才肯罷休,那么也只能落得鄙吝的下場而已。
例解 例如警察要追捕一位神出鬼沒的黑道老大,如果沒有人提供情報線索,而只憑血氣之勇去追緝他,很可能會陷入危險的境地。因此最好要有萬全的準(zhǔn)備,掌握充分的證據(jù)和詳細的線索,再采取行動,則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所以爻辭說“君子幾不如舍,往吝”。就是要人不可貪功冒進,以致陷入險境,不可自拔。
六四 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
六四以柔爻居陰位,當(dāng)位得正,上承九五陽剛中正之君。然而它的才質(zhì)柔弱,尚不足以濟難出險,卻想要前行,所以說“乘馬班如”。六四柔爻下求與它有正應(yīng)關(guān)系的初九,以成婚配,比喻六四求取初九陽剛之助,共同輔佐九五君王,如此以往,則吉而無不利。
例解 例如一家公司因經(jīng)營不善而即將倒閉,此時若想挽回劣勢,可以挑選一家財力雄厚的公司,訂出合并經(jīng)營計劃,互相輔助,既能夠安然度過險境,又能夠另創(chuàng)一番新局面。又如一個不擅于應(yīng)付考試的學(xué)生,在考前若能向功課好的同學(xué)請教,兩人一起溫習(xí)功課,對雙方都有益處。這就是“求婚媾,往吉,無不利”的道理。
九五 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
“小貞”意謂用漸進的辦法來導(dǎo)正事物,“大貞”則意謂用急遽強硬的辦法來矯正事物。九五以剛爻居陽位,得上卦中位,雖具有陽剛中正的美德,然而居于君王的尊位,正當(dāng)屯難之時,陷于坎險之中,既無陽剛明理的賢人來輔佐,而在下的初九又甚得民心的擁戴。因為初九為下卦震體的主爻,六四又與初九有應(yīng),眾陰紛紛歸附初九。所以九五君王的政令不能有效推行于天下,膏澤恩惠也不能普及于萬民,因此有“屯其膏”的征象。因為膏澤未能施于下民,群陰又蒙昧而不能信服自己,所以九五君王不宜大事變更,而應(yīng)該修養(yǎng)品德,任用賢才,以正道收服人心,逐漸地導(dǎo)正在下位的陰柔小人,這樣才能得吉。如果好高騖遠,過于剛猛,反足以誤事,這是因為時勢已失,不可勉強而為。在能有所作為的時候有所行動,就可得吉;在不能有所作為的時候如一意孤行,必然得兇。
例解 明朝英宗時,宦官王振弄權(quán)。北方的瓦剌人入侵時,王振慫恿英宗御駕親征。英宗本身無作戰(zhàn)經(jīng)驗,甚至從未出過京城大門,而軍中又無可靠的將才,加上后勤不繼,糧食缺乏,以致士氣頹喪,未戰(zhàn)先敗。最終大軍被圍困于土木堡,英宗被俘,正是“大貞兇”的最佳寫照。
上六 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漣”是哭泣流淚的意思?!叭纭笔钦Z助詞。上六以柔爻處于屯卦極上之地,也是上卦坎體的終極之地,外無應(yīng)援,居處則不安,想前進又無去處。上六乘馬欲行,無處可去,困厄到了極點,至于“泣血漣如”。這是用來比喻上六急切地想掙脫出險境而不可得,以致深感悲痛。
例解 明朝滅亡之后,一批志士如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痛心于國破家亡,想要拯救天下黎民百姓卻又無能為力,于是堅守志節(jié),不肯出仕清朝。最終只得隱居于深山之中,發(fā)憤著書,以便藏諸名山,傳諸后人。
上一篇:白話《易經(jīng)·震下兌上》原文釋義
下一篇:白話《易經(jīng)·震下坤上》原文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