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一美洲銀行倒閉
1989年是美國金融市場極不穩定的一年,先后有200多家銀行倒閉。圣誕前夕,擁有11億美元資產,號稱第一流的第一美洲銀行宣告倒閉,又給美國企業和金融界的圣誕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第一美洲銀行成立于70年代末,由兩個規模不大的銀行合并而成。該行成立以后,業務發展非常迅速,開始時它只有幾家分行,到1988年已有41家分行;銀行盈利從83至85年的短短幾年間,就從800萬美元猛增到近1200萬美元。人們稱第一美洲銀行為金融界的“黑馬”。隨著業務的膨脹性發展,美洲銀行危機的種子也被悄悄地種下了。
80年代初,銀行所在地——佛羅里達州的房地產業發展非常迅速。開發商為了修建公用大樓、購物中心和辦公樓,大量從銀行貸款。第一美洲銀行不僅給予大量貸款,自己還直接投資房地產業。乃至房地產業在短期內即成為銀行發展的“火車頭”。1986年,銀行房地產貸款已達3.63億美元,比1984年上升了70%,占銀行貸款總額的一半。美洲銀行同時還大量從事房地產業的購并活動,大量套購房地產公司的股份。銀行的貨幣被大量拋出去了。
在向房地產業的突出發展中,銀行的貸款漏洞日益暴露了出來。銀行的貸款條件過于寬松,對借款人的財務報表和個人資力常常是未經審查或僅是走走形式就批準貸款,對貸款所需文件的齊整完備重視不夠。這在銀行經營上顯然是犯下了大錯。
銀行自身的管理也非常薄弱。銀行對業務和職員缺乏監督,缺乏嚴格的紀律,制度不全;缺乏預測和把握,對房地產市場盲目樂觀。銀行房地產業務發展太快,貸款太多,終使公司的業務范圍太窄,承受風險的能力大為減弱。眾多原因,導致銀行在1987年開始了第一次虧損,虧損額達2500萬美元。1988年,房地產業開始不景氣,銀行業務大受其害,這一年光無法收回的到期貸款就達1.2億美元。至1989年,美國聯邦儲備保險公司正式通知銀行說,他們已處于破產的邊緣。該年末,第一美洲銀行資金空泛,難以靠借債維持,出窮水盡之際,只得宣布破產。最后被尼特銀行收購。
第一美洲銀行的失敗主要是業務范圍過窄,缺乏對市場的科學預測,單業務發展過快,管理不善,制度不全等原因造成的。至此可見,如果在業務范圍、市場預測、管理等主要方面犯了大忌,盡管是第一流的銀行,最終也難逃破產的厄運。這樣的教訓實在是太深刻了?
上一篇:美國種植園中的黑奴
下一篇:美國西部開發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