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計就計·將錯就錯·截密信袁紹智勝公孫瓚
東漢建安三年(198),漢車騎將軍袁紹舉兵攻打薊忽壟奮武將軍公孫瓚,公孫瓚派其子公孫續向黑山諸帥求救,自己試圖率騎兵突圍,傍依兩山從背后截斷袁紹后路。長史關靖勸阻說:“現在全軍將士都有瓦解之心,之所以還能相守,是因為顧念其一家老小,而以將軍為主人的緣故,堅守曠日持久,或許還可能讓袁紹知難自退,否則無以立足。”公孫瓚放棄了出戰計劃。袁紹大軍步步進逼,公孫瓚兵力越打越少,于是放棄正面抵抗,退筑三重營壘固守不與戰。建安四年(199),黑山起義軍首領張燕與公孫續領十萬大軍,分三路來救公孫瓚。大軍行進途中,尚未抵達,公孫瓚秘密差遣使者帶書信急告公孫續:“袁紹大舉進攻,形如鬼神一般,登城云梯直在我們城樓前舞動,鼓角之聲驚天動地,現在已是日窮月急,進退維谷。你應當單獨帶領張燕部分兵力,作為前鋒先行趕來救急。父子之間不說你也能明白。你暫領五千鐵騎到北面下濕之中,以點火為信號,我率兵沖出城來,能否奮揚威武,在此一舉。不然,我死之后,天下雖大,也無你立足之地。”袁紹截得該書,決定依計而行,屆時舉火以應,公孫瓚見火光信號,滿心以為援軍趕到,于是拼命殺出城來。袁紹預設埋伏,公孫瓚進入埋伏圈中遭到突然襲擊,無力抵擋,潰敗還保中小城,自思身處絕境,決定縊殺家眷,然后引火自焚。袁紹領兵趕到,立即沖上城臺斬殺公孫瓚。(《后漢書·公孫瓚傳》)
上一篇:破釜沉舟·憐妻惜子,死心塌地
下一篇:欲擒先縱·欲取故予·放虎歸山,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