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成括之死
孟子有一個學生,復姓盆成,名括。此人小有才智,好依靠自己的小聰明,了解別人的隱私,讀書也不能腳踏實地,因此孟子往往對他加以開導、勸誘和批評。盆成括頗感不快,便中途輟學。后來游學于齊,為齊宣王所賞識,于是在齊國作起官來。
消息傳到孟子耳朵里,孟子嗟嘆道:“盆成括活不長了。”弟子們很覺納悶,學生作了官,老師怎么反而為學生的生命耽起心來呢?
過了不久,又傳來消息,說盆成括果然被齊宣王處死。經過是:盆成括作官以后,滿以為飛黃騰達有日,便憑著自己的精明才慧,一方面大肆搜尋其他官員的隱私,屢屢向宣王告惡狀;一方面貪功求利,凡有好處,都想捷足先得。時間不長,滿朝官員都成了他毀謗的對象,也都成了他的對立面。齊宣王知道了他的種種行徑之后,十分惱火,又有眾多大臣力主嚴懲,可憐盆成括,于是一命嗚呼。
孟子的弟子們紛紛問孟子:“您怎么能預卜盆成括會死呢?”孟子回答:“他略有幾分小聰明,但未聞君子之大道,這就足以招致殺身之禍。”
孟子所說的大道,指的是仁義之道,禮讓謙遜之德。自視頭腦機敏、才智過人而不力學不止的人,往往淺嘗輒止,心浮氣躁,并憑藉一點小聰明傲視他人,胡作非為。殊不知,有小才慧而無實學,而無高深的理論修養,又無高尚的道德水準,這點小才慧恰恰是招災罹罪、殺身亡命的孽根。真正聰明和具有“大道”的人,則恰恰相反,謙恭禮讓,安恬本分,不貪功,不逐利,正所謂大智若愚。
上一篇:皮特里僅差一步獲勝
下一篇: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