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文品與人品的不同
潘岳(247?—300年)是西晉時期的一位著名的文學家。他與侄兒潘尼稱為“兩潘”與“二陸”(陸機、陸云)、“三張”(張載、張協、張亢)、“一左”(左思)同是太康文壇最杰出的作家。另外他還與“太康之英”陸機齊名,被稱為“潘陸”。潘岳受當時文風的影響,追求藝術形式的精美,講究語言的細致雕琢及句法的對偶整齊,這使他走上了形式主義的道路,作品缺乏深刻的內容。但不可否認,潘岳的文筆華美而流暢,感情真摯自然,所以梁代鐘嶸的《詩品》將他列為上品,并有“陸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贊語。潘岳還“善為哀誄之文”,他的《寡婦賦》、《悼亡詩》都以善敘哀情著稱,對后代的悼亡詩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所以潘岳在文學史上是有一定地位的。
與他的文品不同,潘岳的人品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潘岳出生于一個文學世家,受家庭的熏陶,他從小就才華出眾,勝人一籌。于是年輕的他便有些飄飄然,因而招致忌恨,自此后滯官不遷達十年之久。潘岳非常熱衷于功名,盡管多次被遷,但他仍在仕途上苦苦掙扎,不肯輕易放棄。公元290年,他被太傅楊駿辟為太傅府主簿。成為楊氏集團的成員。但不久,楊駿在與賈充、賈謐集團爭權時被殺,于是“明智”的潘岳便“擇木而棲”,投靠了賈謐,又成為賈氏門下文人“二十四友”之首。為討賈謐的賞識,他極力表現自己,史書上還有他和石崇望賈謐的路塵而拜的記載,這是極不光彩的。潘岳追隨賈謐在官場里愈陷愈深,甚至參預了賈謐廢太子的密謀。終于受賈氏的牽連,被孫秀殺害,株連三族。
潘岳的死與他自己熱衷功名的性格品質分不開,是他不惜出賣人格依附權貴方招來殺害之禍。他的所作所為雖然有當時政治環境的影響,一個文人若想求得仕途上的發展,難免卷入政治斗爭的漩渦。但是,他本人主觀上的原因還是主要的。這正是人們該引以為戒的地方。
上一篇:潘季馴治黃的遭遇
下一篇:潘德等人的偽造圖片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