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無信,不如自信
1945年8月,蘇聯軍隊一舉擊潰了日本關東軍,完全控制了中國東北地區。9月15日蘇軍代表飛到延安,和中共中央會談,要求派人到東北協調蘇軍的行動。中央經過研究,決定派彭真、陳云六人前去東北。
剛到東北,蘇軍就向我方提供了一個情況,說沈陽附近有一個存有十多萬支槍的武器倉庫,可以移交給我軍。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很高興,便立即將情況報告了中央。中央馬上命令山東部隊的新四軍三師黃克誠的部隊,把自己手中的武器全部留下,迅速徒手出關,到沈陽接收這批新武器。誰知,兩個星期后,蘇軍突然變了卦,通知我軍說,武器不能給你們了,要另行處理。原來蘇聯急于與美國和國民黨搞關系,害怕美國和國民黨指責他們支持中共的八路軍、新四軍,因此,弄得我軍非常被動。手中沒有了武器,一時間,部隊上下怨聲連天。
到了12月,又發生了一個重要事件。蘇聯在美國和國民黨的壓力下,正式向中共東北局提出,說根據蘇聯政府與國民黨政府的協議,允許國民黨軍隊進駐沈陽及周圍地區,要中共東北局機關及軍隊限期撤離沈陽。彭真同志據理力爭、反復向蘇方說明我軍的愿望,講不應撤出的理由,但蘇軍駐沈陽的少將衛戍司令根本不聽,粗暴地說:“上面指出讓你們退出沈陽,就必須退出沈陽,如果你們不走,就用坦克把你們趕走”!說理沒用,經請示中央,最后中共東北局和軍隊不得不按蘇方意見,于十二月底全部撤出沈陽。
食言于先,而恐嚇于后;為了自己利益,不惜出賣朋友利益;在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總想擺出一副老大的派頭,幾十年來,中國人多有領教。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從這件事中,使我們更加堅信了一個道理:相信別人,不如相信自己,依靠別人的幫助,不如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國家關系中是如此,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
上一篇:普羅科菲耶夫的未竟之志
下一篇:期待百年·功敗垂成——《英語威爾士語詞典》文稿被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