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信詐謀遭伏擊
公元前362年,秦軍破魏軍于少梁(今陜西省韓城縣)。這年,秦獻公死去,秦孝公即位。秦孝公為使秦國更加迅速地富強起來,即位的第二年便下令求賢,聲稱“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這篇抱負不凡的求賢令,主要目的,就是要收回魏國占有的黃河以西的土地。
衛人商鞅聽說秦孝公求賢,入秦去見秦孝公,說以富國強兵之策。秦孝公大喜,立即任命他為左庶長,主持變法。商鞅從其法治思想出發,提出重農、重戰、重刑的基本國策,使秦國迅速富強起來。秦孝公乘機擴張土地,鞏固關中地區。這時的秦國,東北國境已擴展至黃河西岸,與魏以千里長河為界。
齊國在馬陵打敗魏國后的第二年,商鞅便向秦孝公建議:“秦國和魏國,譬如人腹中有惡疾一樣,不是魏并秦,就是秦并魏。魏地山勢險要,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與秦以黃河為界,卻獨占了崤山以東的好處。它在形勢于它有利時,可以向西侵掠秦國,不利時則可向東擴張疆土。如今秦國日益強盛,而魏國因敗于齊國而國力大虧,應乘此機會伐魏,將魏國的勢力往東驅趕。如秦據黃河、崤山之險,東向以制諸侯,便可以成就帝王的偉業了。”秦孝公認為商鞅說得很對,遂派他去攻打魏國。
魏國派公子印率軍迎戰。商鞅寫了封信給公子印,說自己一向與公子印相好,現在兩人分別當了兩國的將軍,不忍心相互殘殺,擬與公子印面商,訂立盟約,使秦、魏和平相處。公子印相信了商鞅的話,答應與其舉行會談。雙方會談完了,正在歡飲之際,商鞅預先埋伏的甲士突然活捉公子印,并立即向魏軍發起進攻。魏軍失去統帥,全部投降。魏惠王因魏屢次為齊、秦所敗,國家財政空虛,兵員緊缺,不敢再戰,派人與秦國簽訂了停戰協定,割河西之地給秦,然后將國都由安邑遷往大梁。
秦襲魏之戰,魏將公子印被擒,并割河西要地于秦。其主要原因,在于魏國大將公子印輕信商鞅的詐謀之言,沒有看清商鞅所采取的和平欺騙與軍事打擊相合的手段,致使自身遭伏擊,全軍投降。
上一篇:輕信簡圖·致遇厄運
下一篇:輕信謠言,功敗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