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法西斯將領東條英機
東條英機(1884—1948)生于日本東京一個軍閥家庭,1915年,畢業于陸軍大學。1920年,他任日本駐德公使館少佐武官時,同駐德武官岡村寧茨等人“盟約”,發誓要改革日本陸軍體制。1922年,東條英機任陸軍大學教官。1928年,任陸軍部動員課長,被授予陸軍步兵大佐。后來,他加入“統制派”的法西斯軍閥派系。1933年,東條英機晉升為陸軍少將。
1935年,東條英機任關東憲兵隊司令兼警務部長,推行“憲兵政治”,統管滿州軍事、政治、外交、經濟大權,東條英機成為偽滿洲國的太上皇。他以“治安肅正”為名,屠殺中國的愛國同胞和抗日將士。僅“安東救國會慘案”,就處決該地文教界人士二十多人,逮捕八十多人。1937年,東條英機晉升為陸軍中將,任關東軍參謀長。“七·七”事變后,他指揮“察哈爾兵團”(又稱“東條英機團”)侵占承德、張家口、大同等地,屠殺中國人民。同時,殘酷鎮壓東北人民的抗日斗爭,使中共在東北的地下黨組織遭受巨大破壞,他還草擬“新興中國建設方策大綱”,準備利用中國居民和外蒙古進行反蘇戰爭。1938年,東條英機回國升陸軍部次官、陸軍航空總監兼陸軍航空本部長,積極擴大侵華戰爭。1940年7月,在近衛第二次內閣中,他任陸軍大臣兼對滿事務總局總裁,與德、意法西斯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和德、意、日《三國軍事同盟條約》,形成法西斯軸心。接著,他依天皇敕令,在海拉爾城、海林站、林口站,成立七三一部隊的四個支隊,進行細菌戰試驗,殘殺中、朝、蘇以及英、美盟軍的戰俘。1941年10月,他堅持對英美開戰,反對從中國撤軍,迫使近衛首相辭職。晉升為大將的東條英機奉天皇之命組閣,他任首相兼內務大臣、陸軍大臣,宣布占領整個中國、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是日本帝國的既定國策:宣布對英、美宣戰。1941年12月8日,他指揮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從侵略中國擴大到太平洋和東南亞。他在東南亞推行殘害戰俘的政策,搞死亡行軍,建立“死亡鐵路”(即泰緬鐵路)。1943—1944年,他兼軍需省大臣、參謀總長,實行全面獨裁,策劃本土決戰。東條英機被稱為“東方希特勒”。1944年,塞班島失守,導致東條英機下臺。1945年,日本投降后,東條英機害怕受審,于9月11日自殺未成。1945年12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將他逮捕歸案。1948年12月23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將東條英機和其他六名甲級戰犯判處絞刑。
東條英機自任內閣首相后,全面實行法西斯獨裁統治,集軍政大權于一身,倒行逆施,眾叛親離,最終被趕下臺。他操縱日本的戰爭機器,不斷擴大侵略戰爭,殘殺東亞、太平洋和東南亞地區的各國人民,罪大惡極,禍害深重,雖處絞刑,也不足以平世界上主持正義和受害人民對他的憤恨。從此人民將記:決不允許法西斯軍國主義復活!
上一篇:日本戰車下的偽銀行
下一篇:日本登山家在麥金利峰遇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