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圣賣藥
杜甫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中國的“詩圣”。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很高的聲譽。但是在他生前卻極不得意。他三十五歲時到達京城,希望能求得功名。奸佞李林甫為了顯示他治理朝政有績,“野無遺賢”,竟玩弄科舉騙局,對考生一概不錄取。杜甫考試未中,不得為官,生活無著,只得靠賣藥為生。后來又遇上安史之亂,他和百姓一起滇沛流離,過著逃亡的生活,在四十歲時到秦州(今甘肅天水)避難,生活困窘,他和妻子、兒子全家一起又干了了賣藥的營生。其《秦州雜詩》即言:“曬藥能無婦,應門亦有兒。”后來他得到朋友的資助,在成都過了一段安定日子,朋友死后,他又開始流浪,到五十九歲時流落到湖南潭州,連住所都無,以船棲身,生活窮困,又只得采藥賣藥。在艱難困苦中詩人寫下了大量憂國憂民的詩作,同時也寄寓了他心中的不平。“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臺豈夢思。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這首為荊南節度使衛伯玉新居所寫的詩,表現了詩人無限的惆悵。他在賣藥之時,希望衛伯玉能夠舉薦,但是反遭猜忌。在貧病交加無人識才愛才的時代,一代詩圣就郁郁而逝。
一個人的才華雖然不會因為他的處境困厄而泯滅,甚至可以有“窮困出詩人”一說,但是窮困也可以使天才早逝,一個詩人在創作力最旺盛的時代卻迫不得已花許多時間和精力去采藥賣藥,而得不到當時號稱世界強國的唐王朝給予一席安身之地,此種事實豈不令人千古扼腕嘆惜,
上一篇:詩人曹雪芹
下一篇:詩圣黃泉應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