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不和·楊繼業無援被俘
北宋軍北伐失敗后,遼軍乘勝進軍,欲收復雁北諸州。宋太宗下令遷徙雁北諸州居民南下,并令潘美等率軍保護。這時,遼蕭太后親率10萬大軍攻陷寰州(在今山西朔縣東),氣勢不可阻擋。潘美副將、任知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的楊繼業(又名楊業)向潘美、監軍王侁等指出:現在遼兵氣盛,不可與戰。朝廷只命令我們保護州民內遷,故應領兵出大石路,并先遣人密告云州(今山西大同)、朔州(今山西朔縣)守將,待大軍離開代州(今山西代縣)之日,讓云州眾人先行一步,當我軍到達應州(今山西應縣)后,遼軍必來阻擊,這時我軍再令朔州軍民出城,沿石碣谷南行,而選強弩手千人于谷口列陣,以騎兵居中路援助,遼兵難以進谷,則三州之民可保萬全。可是王侁卻說:豈可率領數萬精兵而如此膽怯。我軍就從雁門(在今山西)北川中大搖大擺而行。楊繼業力爭不可,王侁竟激楊繼業說:你號稱“無敵”,現今卻不敢與敵交戰,恐怕是有別的志向了吧?楊繼業無奈答道,我不是怕死,而是戰機對我方不利,白白損失士卒的生命,卻毫無成效。既然你說我怕死,我來打頭陣。楊繼業預感到此戰必定失利,但他仍然力圖于敗中求勝,盡量減少損失,遂指著陳家谷(在今山西朔縣南)口對諸將說:你們在此設置步兵、強弩手,分左右兩翼為援,等我轉戰到此,即以步兵夾擊遼兵,否則,我軍將一敗涂地。潘美與王侁率軍依計列陣于谷口,可是等了半天見楊繼業還未來到,王侁以為遼軍被打敗了,也想乘敵敗搶些功勞,率部離開了谷口,潘美不能阻止,也率部撤離谷口。結果楊繼業同遼軍耶律斜軫部從中午苦戰到傍晚,轉戰至陳家谷口時,竟無一個宋軍,楊繼業悲憤難當,反身再戰,所部將士死傷殆盡,楊繼業斬殺敵數百人,自己也帶傷數十,直到坐騎至傷不能再戰,繼業身中流矢,終被遼軍擒俘,絕食三日而死。潘美得知楊繼業兵敗,率部逃跑,各地宋軍亦聞風而逃,宋雁北諸地又盡皆失去。宋太宗聞知楊繼業死訊,十分痛惜,褒獎之后,將支援不力的潘美削官三級;將不用良策,激楊繼業出戰而又搶功撤軍的王侁除名遠隸。但這一切都已于事無補了。
楊繼業是北宋時期的著名將領,他制定的撤退計劃是穩妥的。監軍王侁不懂軍事,不顧大局,以一己之私心激將出征,又不為后援;而潘美身為主將,不能采納和堅持正確的建議,臨敵失機,使楊繼業不該敗而敗,不該亡而亡。戰爭中天時、地利、人和十分重要,守軍已失天時,再棄地利,將領不和,妒賢忌能,三者盡失,豈能不敗。
上一篇:宋元戲文劇本多散佚
下一篇:宋初詩壇上的晚唐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