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愎自用,德政之?dāng)场啡龂?a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謀略智慧大全
張纮建議應(yīng)該建都在秣陵,孫權(quán)聽從了他的意見,并命令他回吳縣迎取家屬,張纮半路上病故。
病危時,張纮在交付兒子張靖轉(zhuǎn)呈孫權(quán)的遺箋中說:“自古有國有家的人,都想要施行德政來和過去的盛世比美,至于他們的政績,大多并不美好。這并不是沒有忠臣賢士,也不是他們不明治理之道,而是由于主上不能控制自己的私情,未能任用他們。人之常情總是怕難而趨易,喜歡贊揚(yáng)而厭惡異議,這和治理之道相反。古書上說‘從善像登山,從惡像山崩’,說的是為善的艱難。君主秉承累世的基業(yè),依據(jù)自然形成的權(quán)勢,掌握‘八柄’的威權(quán),甘于‘趨易好同’的歡悅,沒有什么要求助于別人的;而忠臣懷抱難以進(jìn)達(dá)的治國之術(shù),口吐逆耳之言,這君臣的不合,豈不是很容易形成的嗎?不合就有了裂痕,巧辯的人乘虛而入,主人為小忠所迷惑,戀戀于恩愛之情,使得賢愚錯雜,長幼失序。這些情況的由來,都是人君的好惡私情搞亂的啊。所以賢明的君主懂得這個道理,求賢就如饑渴的人求食求飲一樣,接受規(guī)諫而不厭煩,抑制私情私欲,為了義可以割斷恩愛,上面沒有偏頗錯誤的授予,下面沒有非分的希翼。這些事情請加三思,要廣納各方意見,以使仁政能遍覆天下。”
張纮所言,皆為孫權(quán)個人所固有的致命弱點(diǎn)。孫權(quán)晚年的所作所為,正是張纮遺箋中所要堅決杜絕的,這也可進(jìn)一步顯現(xiàn)張纮的洞察力和遠(yuǎn)見力。張纮終年六十歲。孫權(quán)看了這封書箋流下了眼淚。
張纮著有詩賦銘誄十多篇。兒子張玄,官做到南郡太守、尚書。張玄的兒子張尚,因?yàn)檠哉Z敏捷善辯被賞識,提升為侍中、中書令。孫皓要張尚彈琴,張尚答道:“向來不會?!睂O皓下令讓他學(xué)琴。后來在宴會言談中間說到琴的精妙,張尚便說:“晉平公要師曠彈奏《清角》,師曠說我們君王德薄,不足以聽這支曲子?!睂O皓認(rèn)為他用這話來諷喻自己,不高興。后來積了一些其他的事,將張尚下獄,還以此作追查的憑證,送他到建安去造船,久后,又就地加以誅殺。
上一篇:《剛愎自用:袁紹大規(guī)模攻曹行動失利》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剛?cè)岵⒅?裴潛撫定烏丸》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