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特·泰勒被倫敦市長謀殺
瓦特·泰勒(Wat Tyler,?—1318)生于英國肯特郡科爾切斯特,他是鄉村的一個泥瓦匠。當時,英王查理二世為籌集對法戰爭費用,開征人頭稅;領主任意掠奪荒地,有公共牧場,恢復勞役制,致使國內階級矛盾激化和農民起義爆發。
1381年5月,在埃塞克斯郡富賓村鎮,托馬斯·貝克率先領導農民進行抗稅斗爭,點燃農民起義的烽火。起義迅速擴大到英格蘭四十個郡中的二十五個郡。瓦特·泰勒在肯特郡舉起義旗,并在美德斯東被選為農民領袖。分散在各郡起義軍表示愿意服從他的指揮。同年6月,埃塞克郡和肯特郡的兩支農民軍向倫敦進軍,途中占領坎特伯雷城一英國大主教的駐地、當時英國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泰勒在坎特伯雷大教堂以叛國罪判處大主教、大法官蘇德伯雷死刑;他率起義軍沖進蘇德伯雷及其他達官貴人的住宅,燒毀壓迫人民的文書檔案,將他們的所有財產,以賤價賣給當地農民。6月13日,泰勒率領農民軍攻占首都倫敦,將國王查理二世及宮廷議會成員包圍在倫敦塔中。
泰勒占領倫敦后,首先打擊貪官污吏,為民除害。處決大主教蘇德伯雷、英國財政大臣海爾斯和圣約翰騎士修道院院長。搗毀皇叔約翰·高恩特和財政大臣海爾斯的住宅。其次,搗毀倫敦的法院和監獄,釋放被關押的窮人。再次,向國王提交政治綱領,要求解放農奴,實行人人平等,平分教會財產,反對貴族特權;要求國王赦免一切政治犯和準許自由買賣。
與此同時,泰勒還公開支持各地農民反對封建領主、教會欺壓農民的斗爭。哈特福郡農民起義獲得勝利。
但是,泰勒和其他農民領袖一樣,受歷史條件局限,不能認清國王的反動本質。他們幻想只要說服國王頒發敕令,就可以制服貴族和解放農奴。6月12日要求會見國王未成。6月13日,國王、索爾茲伯爵和倫敦市長利用泰勒政治上的幼稚,設下圈套,借會見泰勒之機,進行暗殺;同時虛偽地答應農民的要求,頒發自由特許證,使一部分農民離開首都回家,削弱農民軍力量。
1318年6月15日黃昏時刻,瓦特·泰勒只帶一名隨從,輕裝來到斯密茨菲爾德廣場與國王進行第二次會見。當時,國王已秘密調集軍隊,伴同國王參加會見的貴族在絲制官服里面穿著鎧甲,暗藏兇器。泰勒卻毫無查覺。倫敦市長及其隨從人員乘機將他剌死。
泰勒之死說明:統治階級的代表人物是極其陰險狡猾的。他們往往利用農民領袖對國王存在的幻想,用和平談判為煙幕,伺機殺害他們,這也是許多農民起義的悲劇。1381年,泰勒起義雖然失敗,但他加速了英國農奴制的解體。
上一篇:瓦崗軍的悲劇
下一篇:瓦特取得榮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