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壯志未酬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又字履善,南宋吉水(今江西吉安縣)人。自幼好學,20歲時中進士,公元1259年,蒙古軍侵略南宋,文天祥因反對遷都而被免職。復職后累升江西按撫使。1271年,蒙古改國號為元。于1275年元軍南下,進迫臨安(今杭州)。文天祥以文官率義軍萬余人,自江西急速奔赴臨安參加保衛戰。1276年元軍逼近臨安北郊皋亭山,宋朝廷臨時拜文天祥為右丞相出使元軍和談,而被元軍扣留。在北解途中逃脫,經海路轉至溫州。此時元軍已占領臨安,宋瑞宗在福州登帝位。文天祥逃回福州后,又率義軍出擊,圖謀收復江西,但為元軍所敗。他被迫轉戰在江西、福建、廣東之間的山岳地帶。1278年,元軍深入廣東,文天祥率軍抵抗,戰敗被俘于五坡嶺(今海豐縣北),被囚禁在大都(今北京)三年。元世祖忽必烈曾多次派人勸降,都被他嚴詞拒絕。文天祥在獄中寫了《正氣歌》,表現了他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1282年在大都就義,當時年僅四十六歲。可惜他復興大業的壯志未酬,而獻出了生命。真令人千古憑吊,遺憾無窮。
上一篇:文壇怪杰與法西斯黨徒
下一篇:文字獄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