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創造的奇跡
那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從繁華的大上海“插隊”到吉林省延吉市三道灣鎮東溝村。春天鏟地,頭上包著紗布還被蚊子叮得滿頭冒火;夏天種谷子,蹲著跪著爬著,一頭汗,滿臉泥。
采石頭,把繩子拴在腰間,從山上吊下去,用鋼棍把石頭撬下來,這位上海少年插隊6年半,幾乎干過所有的農活:鋤地、扶犁、趕馬車……
1974年,吃苦耐勞的他被鄉親們選為生產隊長。他問黨支部書記:“我爸媽都是反革命,鐵案,你知道嗎?”
黨支書回答:“支部早就知道,重用你是因為你干得好,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別耷拉腦袋,不定哪天,你爸媽又成了功臣呢。”
支書的話給了少年極大的自信和勇氣,并且他一生都深深感謝東溝村那些樸實可愛的鄉親們。
1975年,作為全省唯一一名家庭出身不好的人,他被鄉親們推薦進東北林業大學學習。他很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4年后,考上同濟大學的研究生。
緊接著,國門重開,研究生畢業留校的他“記不得到底經歷了幾輪考試”,最終獲得了世界銀行的獎學金。
1984年,他留學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該校有個規定,凡是外國留學生入校都先要進行德語入學考試。年輕氣盛的他不服氣:我的德語這么好,為什么還要參加德語考試?
學校外辦的老師很驚訝:200多年了,來這里的外國留學生不知道有多少,但從來沒有人說德語好到不需要考試的地步!但經過他用德語毫不妥協的“攻關”之后,外辦老師安排了幾個教授和他聊,整整一個小時,問了很多問題。
結果,他用德語回答,對答如流,讓教授們心服口服,同意免試,真的成了克勞斯塔爾大學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參加德語考試而直接入學的外國留學生。
當年的少年,一路走來,他在奧迪汽車公司工作了10年,得到了德國汽車工業同行的肯定和贊賞。
2004年他被任命為同濟大學校長,如今已成為中國科技部部長。他就是自信“煉成”的萬鋼。
這就是自信的力量。自信,可以使人振奮精神,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在生活的舞臺上,展現自我,精彩亮相,創造出人生的奇跡。
上一篇:腳下多墊些磚頭
下一篇:讓優秀成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