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生智大言失南京
1937年11月,日軍侵占上海后,隨即分兵三路向南京進犯。為了南京棄守問題,蔣介石曾連續三次召集會議討論。在11月11日會議上,劉斐認為:“南京將處在立體包圍的形勢下,守是守不住的,但作為首都的所在地,不作任何抵抗就放棄,影響不利,不如只留十幾個團的兵力,象征性地防守一下,隨即撤退是上策。”李宗仁也說:“現在敵人士氣正旺,南京必被攻破,與其如此,不如我們自己宣布在南京為不設防城市,以免敵人籍口燒殺平民。”當蔣介石問及白崇禧和德國首席顧問,他們二人也主張放棄南京。這時,唐生智忽然站起來,大聲說道:“現在敵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國父陵寢所在地。值此大敵當前,在南京如不犧牲一二員大將,我們不但對不起總理在天之靈,更對不起我們的最高統帥,本人主張死守南京,和敵人拼到底!”蔣介石在幾次會議上,只說模棱兩可的話,到這時才說:“我看我們應死守南京,就請孟瀟兄籌劃防務,擔任城防總司令。”唐生智慨然應諾。死守南京便這樣決定了。
會后,李宗仁不無譏諷地對唐生智說:“孟瀟兄,你真了不起啊!”唐生智說:“戰事演變至此,我們還不肯干一下,也太對不起國家了。”到了12月初,敵軍前鋒已逼近南京城郊。唐生智悄悄打電話給李品仙,讓李給他在浦口預備一列專車。
12月7日,日軍開始進攻南京。唐生智抵擋不住,于12日召開緊急軍事會議,下達了撤退命令。命令一下,十幾萬大軍爭相逃命。少數沒接到命令的部隊,誤認為跑出城的友軍臨戰退怯,竟用機槍掃射。一時交通梗塞,混亂不堪,死傷狼藉,慘不忍睹。保衛戰只打了五天,南京便于12月13日陷入敵手。
真正的英雄,都是心有大志,身有大勇,而后才有大言。唐生智大言之后,卻沒有為國犧牲的決心。沒有與強敵相拼的勇氣,一看形勢不妙,便溜之大吉。沒當成英雄,反而喪師辱國,徒留下遺笑后人的話柄,豈不悲哉。
一個人如果不自量力,指望用豪言壯語來嘩眾取寵,非但不能露臉于一時,到頭準會弄巧成拙丟臉于一世。
上一篇:唐玄宗重色誤國
下一篇:圍城三月,鈍兵挫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