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企業任人唯親
洋務派經營的近代企業擴大了中國工人階級的隊伍,培養了一批懂得科學技術的知識分子,其中官督商辦企業吸引私人資本,對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也有促進作用,這是洋務企業在客觀上所具有的積極方面,但是,洋務派辦企業的目的在于維持清王朝的封建統治,企業的管理大權完全操在封建官僚手中,任用私人、貪污、舞弊、任意揮霍等封建腐朽性尤其普遍。因篇幅有限,茲以用人唯親為重點略作敘述。
以輪船招商局為例,在唐廷樞、徐潤主持時期,因唐、徐二人故籍廣東,局內執事者盡系粵人。到1885年,馬良奉命調查招商局的經營情況時對此說得十分具體。他指出招商局里的重要管事人,不是唐姓就是徐姓的人,偶然間用別姓的人,必須打通關節,暗地分財,才能站住腳。然而,這些所謂重要管事人,又都不到位做事,只是掛名分肥而已。尤其是每屆辦理漕運時節,招商局必須應付各上司暨官僚幕友及同寅故舊所介紹來的各色人物,在這些人中,真正能諳練辦公者十不獲一。對這種冗員之多,用人之濫的腐敗現象,李鴻章卻極力加以庇護,稱之謂關輕重的“細故”。
招商局之外,其他官督商辦企業也莫不如此。遠處東北邊陲的黑龍江漠河金礦在李金鏞去世后,1890年袁大化任總辦。他在接事后的三年中,便將礦內的重要職位盡可能改由袁氏家族成員占據。僅就礦廠的文案、監工、巡查、押運、批解等職務中,袁姓家族成員便占16人之多,而這些人又不斷引進他們的親朋故舊。好端端的一個近代企業變成為封建家族營私分肥的場所。上海織布局在楊宗瀚繼馬建忠于1891年主持工作以后,便將前任雇傭職員驅逐凈盡,接替者大多為楊之無錫鄉親。人稱楊宗瀚親友中“貧無聊賴者,皆一航至滬”,投奔織布局,楊則“兼則并蓄,細大不捐”。
洋務企業在人事方面搞裙帶關系,任人唯親,這是它效益不高腐敗無能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件事告誡人們:人才是企業的基礎,要把企業辦好必須有一批能人,這就要求我們對于選才用人持慎重態度,堅持任人唯賢的政策,摒棄裙帶關系的封建陋規。
上一篇:沿溝煤礦井下穿水
下一篇:洋務企業的封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