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李煜》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南)唐后主李煜》人物故事小傳
南唐后主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亦稱鐘隱居士。后唐元宗李璟(初名景)第六子,母光穆圣后鐘氏。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生,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卒,終年42歲。
唐元宗在位時,太子李冀等5子皆早死,李煜以第六子封吳王。元宗南遷后,立李煜為太子并留金陵(今南京)監國。元宗死,李煜即位。此時,趙匡胤已代周建宋,李后主則委屈求全,對宋稱臣納貢,奉朔稱號。開寶七年,宋下詔令李后主入朝,他稱病不敢前往,宋遂以此為借口對南唐用兵。李煜迫不得已,不用開寶年號,募兵抗宋,但他在政治、軍事上卻無能為力。次年,宋軍攻入金陵,李后主投降,被俘至汴京,南唐滅亡。宋太祖初封他為違命侯,后毒死于汴京。
李后主雖是亡國昏君,卻在文學上頗有造詣。他能詩文,善書畫,曉音律,尤以寫詞著稱于時。后人將他與父親李璟的作品,合刊為《南唐二主詞》。
[正史]
煜字重光,初名從嘉,景第六子也。煜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①。自太子冀已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吳王。建隆二年,景遷南都,立煜為太子,留監國。景卒,煜嗣立于金陵。母鍾氏,父名泰章。煜尊母曰“圣尊后”;立妃周氏為國后;封弟從善韓王,從益鄭王,從謙宜春王,從度昭平郡公,從信文陽郡公。大赦境內。遣中書侍郎馮延魯修貢于朝廷,令諸司四品已下無職事者,日二員待制于內殿。
三年,泉州留從效卒。景之稱臣于周也,從效亦奉表貢獻于京師,世宗以景故,不納。從效聞景遷洪州,懼以為襲己,遣其子紹基納貢于金陵,而從效病卒,泉人因并送其族于金陵,推立副使張漢思。漢思老不任事,州人陳洪進逐之,自稱留后,煜即以洪進為節度使。乾德二年,始用鐵錢,民問多藏匿舊錢,舊錢益少,商賈多以十鐵錢易一銅錢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當十。拜韓熙載中書侍郎、勤政殿學士。封長子仲遇清源公,次子仲儀宣城公。
五年,命兩省侍郎、給事中、中書舍人、集賢勤政殿學士,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與談論。煜嘗以熙載盡忠,能直言,欲用為相,而熙載后房妓妾數十人,多出外舍私侍賓客,煜以此難之,左授熙載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載盡斥諸妓,單車上道,煜喜留之,復其位。已而諸妓稍稍復還,煜曰:“吾無如之何矣!”是歲,熙載卒,煜嘆曰:“吾終不得熙載為相也?!庇云秸率沦浿瑔柷笆烙写吮确?群臣對曰:“昔劉穆之贈開府儀同三司?!彼熨浳踺d平章事。熙載,北海將家子也,初與李谷相善。明宗時,熙載南奔吳,谷送至正陽,酒酣臨訣,熙載謂谷曰:“江左用吾為相,當長驅以定中原?!惫仍唬骸爸袊梦釣橄?,取江南如探囊中物爾?!奔爸軒熤骰匆玻葹閷ⅲ匀』茨?,而熙載不能有所為也。
開寶四年,煜遣其弟韓王從善朝京師,遂留不遣。煜手疏求從善還國,太祖皇帝不許。煜嘗怏怏以國蹙②為憂,日與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五年,煜下令貶損制度。下書稱教,改中書、門下省為左、右內史府,尚書省為司會府,御史臺為司憲府,翰林為文館,樞密院為光政院,諸王皆為國公,以尊朝廷。煜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③,為高談,不恤政事。
六年,內史舍人潘佑上書極諫,煜收下獄,佑自縊死。
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詔煜赴闕,煜稱疾不行,王師南征,煜遣徐鉉、周惟簡等奉表朝廷求緩師,不答。八年十二月,王師克金陵。九年,煜俘至京師,太祖赦之,封煜違命侯,拜左千牛衛將軍。其后事具國史。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
〔注釋〕
①重瞳子:一只眼球中生出兩個瞳孔。②國蹙:國勢窮困。③浮圖:佛塔,指佛教。
〔相關史料〕
李煜在國,微行①娼家。遇一僧張席,煜遂為不速之客。酒令謳吟彈唱,莫不高絕②。見煜明俊韞藉,契合相愛重。煜秉醉大書右壁曰:“淺斟低唱,偎紅倚翠。大師鴛鴦寺主,持風流教法?!本弥?,僧擁妓入屏帷里。煜徐步而出,僧、妓竟不如。煜常密諭鉉云。
相國寺星辰院,比丘澄暉,以艷娼為妻。每醉,點胸曰:“二四阿羅,煙彩釋迦。又沒頭發娘子,有室如來??旎铒L流,光前絕后。”忽一少年,踵門謁暉,愿置酒參會梵嫂③。暉難之。凌晨,但見院牌用紙漫書曰:“敕賜雙飛之寺。”
《馮夢龍·情史類略》
徐鉉歸朝,為左散騎常侍,遷給事中。太宗一日問:“曾見李煜否?”鉉對以:“臣安取私見之!”上曰:“卿第往,但言朕令卿往相見可矣。”鉉遂徑往其居,望門下馬,但一老卒守門。徐言:“愿見太尉。”卒曰:“有旨不得與人接,豈可見也!”鉉云:“我乃奉旨來見?!崩献渫鶊?。徐入立庭下久之。老卒遂入取舊椅子相對。鉉遙望見,謂卒曰:“但正衙一椅足矣。”頃間,李主紗帽道服而出。鉉方拜,而李主遽下階引其手以之。鉉告辭賓主之禮,主曰:“今日豈此理?”徐引椅,少偏乃敢坐。后主相持大哭,乃坐默不言。忽長吁嘆曰:“當時悔殺了潘佑、李平?!便C既去,乃有旨再對,詢后主何言。鉉不敢隱,遂有秦王賜牽機藥之事。牽機藥者,服之前卻數十回,頭足相就,如牽機狀也。又后主在賜第,因匕夕命故妓作樂,聲聞于外,太宗聞之大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禍云。
宋·玉铚《默記》
宋太祖將問罪江南,李后主用謀臣計,欲拒王師。法眼禪師觀牡丹于大內,因作偈諷之曰:“擁毳對芳叢,由來趣不同。發從今日白,花似去年紅。艷曳隨朝露,馨香逐晚風。何須待零落,然后始知空。”后主不省④,王師旋渡江。
宋·惠洪《冷齋夜話》
[注釋]
①微行:別人覺察不到的行動。②高絕:高吭而有才華的歌曲。③梵嫂:和尚之妻,諷刺語。④不?。翰幻靼祝宦爮摹?
上一篇:《魯肅》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魯肅》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義凈》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義凈》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