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拜金的奴隸
王莽從居攝二年(7)至地皇四年(23),在不到十六年內,四次下詔改革貨幣,五次下詔重申貨幣改革的命令和禁止民間私鑄貨幣的嚴酷刑法。基本上每次都是以小易大,以輕易重。第一次貨幣改革時,用新鑄的重十二銖(二十四銖合一兩)的大泉(在周朝泉已作為“錢”的別寫,含有如泉水不斷流通之意。)兌換五十枚重五銖的五銖錢,其間相差二十倍以上。以后的貨幣改革也出現(xiàn)了類似的情況。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之所以起著價值尺度的作用,是由于它本身所含的金屬量決定的。同一種幣材的貨幣,不管其種類有多少,每類的金屬含量與其價值量的比必須是相等的,幣值大于金屬含量就等于貨幣貶值。王莽依靠手中的大權,以貨幣改革作為劫掠的手段,他鑄造新幣的目的,為的是用來收購黃金。西漢時,黃金在對外貿易中是作為國際貨幣使用的,自然不免外流,再加上黃金易于保存,不容易損毀等優(yōu)點使黃金顯得很稀罕。王莽為達此目的不惜以嚴刑峻法鎮(zhèn)壓人民的反抗,“欲防民盜鑄,乃禁不得挾銅炭”?!耙患诣T錢,五家坐之,沒入為奴婢?!焙髞磉€規(guī)定:平民違犯鑄錢禁令,改變其夫妻關系,其中愁苦而死的有百分之七○左右。長安有犯人幾十萬,饑餓而死的人太多,以至京城臭不可聞。結果是“農商失業(yè),食貨俱廢,民人至涕泣于市道。”對統(tǒng)治階級內部,他也沒有放松聚斂錢財的黑手,他規(guī)定黃金國有,列侯以下不得持有黃金,一律送交官署,可以得到相應的代價,實際上他分文不給,無異公開搶劫。對全國的官吏他不發(fā)俸祿,這些人紛紛牟取非法利益,有的地方官家產達上千斤的黃金,王莽得悉一情況之后,就以幫助邊防急需為名,下達一道命令:凡是牟取非法利益發(fā)了財的人,沒收其財產的五分之四??墒峭趺П救藚s非常吝嗇,在他滅亡的前夕,為了保住自己的一條狗命,他發(fā)給保衛(wèi)他的官吏士兵每人四千錢,因為錢太少,士兵非常怨恨,不愿為他賣命。他聚斂錢財,不惜奪氓燕口,削鐵針頭,以郅同現(xiàn)了人吃人的慘狀,但他對自己卻又揮金如土,令人咋舌。他大興土木,在建筑物上雕刻著花紋;裝飾著金銀,“功費數百巨萬,卒徒死者萬數?!彼谖C四伏的情況下,竟然染黑胡須、頭發(fā),大量選美,對新立的皇后,賜聘金黃金三萬斤,其他車馬,珍寶以巨萬計。
王莽的幣制改革,窮了全國人民,富了他一人。他逆著貨幣發(fā)行和流通的規(guī)律胡作非為,這也說明不管你是誰,哪怕是凌駕于全國之上的皇帝,完全憑著主觀意志,無視客觀規(guī)律,必然遭到徹底失敗的結局。
王莽雖然貴為天子,實際上卻是金錢的奴隸,臨死前,他的府庫里還藏有黃金六十萬斤!綢絹、珍珠、寶玉等財物多得驚人,他卻非常吝惜,舍不得給別人。錢令人智昏,大限一到,什么也帶不走。看來人總應當有一個正確的金錢觀,取之以其道;不取不義之財,用之于正途;造福于民。
上一篇:一個年年產量不達標的煤礦
下一篇:一個極左的教育綱要